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9章 曹操要猥瑣發育

曹操不愧是一代梟雄,他開始反思自己這幾年為什麼屢次被張武打敗,致使張武的實力越來越強,地盤越來越大,現在已經能跟他平分天下了。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操之過急了,當初一心想盡快一統天下,建立這不世功勳,還想趁自己活著的時候把一切事情都做好。所以才在沒有精銳的水軍的情況下要踏平荊州,奠定一統天下的基礎,結果遭遇大敗,損失慘重。

就像當初的袁紹一樣,覺得自己實力強大,完全可以碾壓對手,所以沒采納沮授的疲兵之計,非要把大軍壓上去打一波大團戰,結果被曹操偷了高地塔,然後又被人家秀了一臉!

如果當初曹操不急於攻打荊州,而是先解決涼州,再平定漢中,再奪取益州,那現在的形勢將會完全不一樣。那條路雖然費時費力,但勝在穩妥,能充分揮曹軍的數量和質量上的優勢。

而那個時候張武還要對付孫權這個大敵,根本就沒有實力去圖謀益州,說不定曹操平定了漢中之後,劉璋就嚇得投降了。

痛定思痛之後,曹操決定以後不能再浪了,先猥瑣育一段時間,反正自己這邊的經濟還要領先對方。現在雖然兩個邊路的一塔丟了,但張武並不敢深入二塔打團,因為不論是淮北還是涼州,那可都是騎兵的天下。

別看張武現在佔據的地盤面積很大,甚至比曹操的地盤都大,但有一多半都是山嶺,耕地面積比北方還是差不少,人口也不如北方多。

當前最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守住涼州,不讓張武有機會建立騎兵,然後就是拖育,看誰先犯錯。曹操打算等自己育一段時間後,再集結大軍奪回漢中,然後鐵了心去死磕益州,只要奪取了益州,那張武就離死不遠了。

曹操的這個想法沒有錯,就算是換成張武處在曹操的位置,也會這麼打算,因為除了漢中到益州這條路之外,沒有水軍的曹操根本就打不下來襄陽或奪回淮南。就算曹操想練水軍,但他沒有合適的地方,也沒有合適的兵員。

但是,曹操這次遇到的對手並不是呂布、袁紹或劉備,而是張武,一個穿越者,一個有系統能開掛的穿越者。

對付穿越者有沒有辦法呢?

有,那就是別讓他育起來。

如果張武穿越的稍微晚一點,正好穿越到劉備征討他的戰場上,估計他就會拉著陳孫撒腿就跑,然後找個機會去投靠曹老闆。

因為他沒有機會育了,這個荊州他肯定是混不下去了。然後以他的出身和名聲,去哪裡也不好混,能找個願意接受他的老闆就不錯了,至於還想自己創業就簡直是做夢了。

再或者,當初孫權進攻江夏的時候再堅決一點,不計傷亡全力攻破江夏,那張武也只能跑路,然後再想辦法去投靠曹操,因為蔡瑁不會放過他。

穿越者最害怕的就是沒有育時間,所以只要是帶著腦子過來的穿越者,前期都非常苟!

現在張武已經育起來了,不需要苟了,一個育起來的穿越者就是土著們的噩夢了。

曹操到現在還覺得張武的個人武力和麾下無數的武將謀士以及天下無敵的水軍是最難對付的,但他根本就意識不到,張武那越一千八百年的見識和知識以及穿越時走狗屎運得到的系統,才是張武最大的武器。

早在淮南之戰開始前,張武就在交州建立了一個大型的造船廠,召集了一大批造船專家,開始研製造大型海船,並且在番禺(廣州)建造港口。

據記載,我國從夏朝開始就開始航海活動,當時在遼寧省的北鎮縣和山東半島之間有一條固定的往返航線,商代時人們就已經認識東南西北風。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航海技術進一步展,在海上探險、大規模海上運輸、海外貿易和頻繁的海戰中先後出現了海上強國——齊國、吳國和越國。

公元前485年,吳王夫差在打敗楚國之後,經過數年的精心準備,聯合了魯國、邾國、郯國等諸侯國,正式出兵北伐齊國,但最終老牌臨海強國齊國獲得了勝利。這是中國歷史上有確切文獻記載的第一場大規模海戰,也是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第一場大規模海戰,標誌著中國水上作戰力量正式從早期的內河水軍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海軍。

秦漢時期,統一強大的封建集權國家促進了航海的進一步展,不論是徐福東渡日本,還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展,都能證明這一點。

到了三國時期,東吳的航海技術和造船技術進一步展,向北可以走海路到達遼東和高麗,向東佔領了臺灣,向南出使南洋諸國。可以說後世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航海都是建立在三國時期吳國的基礎上。

在這個世界,孫權早早就被張武給滅了,但江東的造船技術卻被張武給完全繼承並揚光大了。其實本來荊州的造船技術就不比江東差,否則黃祖也不可能將孫氏父子擋在江夏十幾年,甚至一度在水戰中取得過勝利。

說起來,孫氏父子真是挺倒黴的,孫堅作為討伐董卓時期的風雲人物,赫赫有名的“江東之虎”,在包圍了襄陽,即將打敗劉表的時候,竟然在追擊黃祖時中箭身亡。

如果當時孫堅沒死並且打敗了劉表,佔據了荊州,那整個天下大勢將如何展還真不好說。

孫堅一死,孫策不得不從頭再來,幸好他老爹還給他留了一些家底,小霸王自己也爭氣,年紀輕輕就打下一片地盤,基本上統一了江東。但就在孫策準備大幹一場,為老爹報仇並一統江南的時候,卻被人刺殺身亡。

這一下江東孫氏的展過程又被打斷了,而且這一時期的北方正是曹操與袁紹兩強相爭的時候,根本沒有精力來管孫策,正是孫策擴張的大好時機。

繼任者孫權雖然也不錯,也打敗了黃祖攻破了江夏,掃清了攻取荊州的最大障礙,但不幸的是,北方的曹操也打敗了袁紹,完成了北方的統一。

可憐的孫權就沒有機會奪取荊州了,就算他最後偷襲關羽奪取了江陵,但襄陽和樊城一直在魏國手中,讓他沒有機會出南陽去北伐,而數次攻打合肥不勝,最終只能窩在江東。

喜歡三國得到寶物就變強請大家收藏三國得到寶物就變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