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6章 司馬懿到來

現在回想起來,張武在西線的軍團就是把突破口放在的夏侯淵身上,甚至連徐庶這個統帥和馬、龐德等當世猛將都不惜為法正那一萬人馬打掩護。

夏侯淵可是從曹操起兵討伐董卓時就隨曹操征戰天下,經常獨立領兵作戰,尤其擅長率領騎兵作戰,多次擊敗強敵,足稱當世名將。不管夏侯淵的智謀如何,單就三十年的戰場經驗來說,當世也很少有人能及,而且夏侯淵的武力也不錯,即使達不到一流水平,但是一流是沒有問題的。

而跟夏侯淵對陣的法正、張任和李嚴則毫無名氣,頂多就張任在蜀中有點小名聲,還從未有過一場比較出名的戰績,當初跟張武對陣的時候,打都沒有打一場就投降了。

那法正就是一個書生,李嚴就是個年輕的小將,從未上過戰場,這倆人還是標準的二五仔,聯合張松將原來的老闆劉璋給賣了。

任誰也想不到,雙方都是一萬人馬,夏侯淵竟然會敗給一介書生,還是第一次領兵作戰的書生,最後連腦袋都人給砍掉了。

雖然楚軍在西線的統帥是徐庶,但司馬懿覺得這個戰術肯定是張武授意的,因為漢中這個地方雖然不大,但卻關係到天下走勢,關係到曹操與張武兩大軍事集團之間誰能佔據主動,所以這件事肯定是張武最終拍板的。

張武為啥就那麼肯定法正這一萬人馬能打敗夏侯淵的一萬人馬呢?萬一計劃不成功的話,以後再想奪取漢中可就難如登天了,只要淮南戰事一結束,曹操肯定會全力防守漢中,到時候曹軍佔據地利,兵力又多,張武就算付出十萬人的代價都不一定能打贏。

可以說,張武是將自己今後十年的運勢押在法正身上了,司馬懿不禁對張武的魄力和識人之明感到由衷的敬佩,同時也對張武麾下有那麼多能人感到頭疼不已。龐統、徐庶、諸葛亮這三大軍師就已經令人難以招架了,據說張武還十分看重一個叫6遜的年輕人,現在又冒出來一個法正。

誰能想到那個叫法正的年輕書生,第一次領兵上戰場就將縱橫天下三十年的夏侯淵給幹掉了,據說那個李嚴武藝也非常高,現在的年輕人都這麼猛的嗎?

司馬懿感嘆之餘,又不禁對法正十分羨慕,看看人家,年紀輕輕的就當此大任,被自己老闆如此信任重用,一戰出名。而自己十年前就在曹操麾下效力,到現在也沒有領兵的機會,一直就是個出謀劃策的角色。

跟人家的老闆比起來,司馬懿感覺自己的老闆真的是氣量太小了,整天防著這個防著那個,除了宗族大將之外,誰都不信任,現在自己雖然離開了曹操身邊,但還是個只能動嘴的軍師!

同樣都是當軍師的,怎麼這中間的差距就這麼大呢!

司馬懿心中不禁想到,如果他在張武麾下效力的話,會是什麼樣的情況呢?他覺得以自己的才能,應該也不比張武麾下的幾位軍師差,說不定自己也早就大權在握了!

不過,司馬懿也就是想一想,他是不敢背叛曹操去投降張武的,因為他司馬氏一大家子都在曹操治下,跑不了呀!

司馬懿斷定張武攻佔漢中後,下一步目標就是奪取武都,從涼州開啟一個口子,然後利用馬在涼州的影響力開始對涼州不斷侵襲,同時建立騎兵部隊。

可以說這個展戰略是最正確的,也不難被人猜出來,換成司馬懿也會這麼打算。但就算猜出來也毫無辦法,因為馬家在涼州的影響力是幾代人打下來的,不是曹操短期內能消除的,要怪就只能怪當初曹操沒有將馬趕盡殺絕。

司馬懿想盡快趕到武都,但武都養不了這麼多軍隊,因為武都附近交通不便,運輸糧草比較困難,因此司馬懿勸曹洪率大軍留守長安,他和于禁只率領兩萬步兵去下辨。

下辨那邊已經有夏侯惇和徐晃、張合在,還有將近一萬騎兵,再去兩萬步兵足夠了,反倒是關中兵力比較空虛,而張武拿下漢中之後,便有了威脅到關中的可能,因此需要大軍坐鎮。

雖然張武不太可能走子午道直接偷襲長安,因為後勤跟不上非常危險,但現在誰敢在面對張武的時候輕敵?只要有張武在的地方,就必須做好一切準備,就算張武現在忽然率軍出現在長安城外,司馬懿都不會有絲毫驚訝!

但曹洪不同意留在長安,他也要去武都。曹洪雖然逃出來了,但他的親侄子曹休卻沒有逃出來,曹洪想跟著大軍去武都,然後打探曹休的下落,是死是活總得有個準信才行。

如果曹休戰死了,曹洪說什麼也要把屍要回來。與張武雖然互相敵對,但世人皆知張武仁義之名,還有當時聖人之稱號,曹洪相信只要自己態度誠懇一點,張武是不會為難他的。

如果曹休沒死,那就太好了,因為張武從不殺俘虜,就算被他活捉去,也會允許別人贖回去,只不過他要的贖金有些特別,淨要些稀奇古怪的東西。當初曹洪的兄長曹仁就曾被張武活捉了兩次,但都被曹操給贖回來了。

曹休可是曹家二代中的領軍人物,隨著老一輩逐漸老去,可以說曹休的作用絲毫不比曹仁差,只要張武不要傳國玉璽,不管他要什麼寶貝,相信曹操都會同意的。

司馬懿無法,只要讓曹洪去武都,但長安這邊不能沒人鎮守,於是在曹洪的同意下,司馬懿讓于禁與郭淮暫守長安,他和曹洪隨即集合部隊向武都進。

張武召開完軍事會議後,龐統和關羽便返回了樊城,江陵的守軍也返回江陵,張松等人返回成都,張武暫時留在南鄭,還有些事情需要他處理,比如分化拉攏漢中的各大世家,在漢中建立商業管理機構,並加入整個江南大商貿圈。

還有就是如何處理漢中百姓信教的問題,漢中的百姓大部分都通道,這十分不利於政府進行管理,這其中就牽扯到神權與政權之間的矛盾。但這種事不能強制粗暴地去管理,那樣會引起動亂,需要慢慢地來引導。

張武打算在漢中建立印書坊,大力推行教育,這樣經過兩到三代的時間就能差不多解決這個問題。

喜歡三國得到寶物就變強請大家收藏三國得到寶物就變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