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0章 曹丕與曹植

久而久之,曹操也被曹丕這種情深意切給感動了,當爹的誰不喜歡這種孝順的兒子,所以雖然十分喜愛老三,但也一直給老大留著機會。

曹操自己無法做出決定,就會偶爾找一些大臣詢問他們對這哥倆的看法,這時就體現出曹丕是嫡長子又人脈廣的作用了,大臣們普遍都覺得曹丕比較適合接班。

這些大臣們也不傻,看曹老三那德行,如果讓他繼位,那肯定會重用那些只會寫狗屁華麗文章的文人,自己這樣的老臣就要慢慢靠邊站了。而曹丕平時對那些文武老臣們就比較尊敬,還私下裡暗示過不會忘記他們曾經立下的功勞。

曹操詢問了幾個人之後,大家都知道魏王要下決心立世子了,曹丕和曹植這哥倆要進行最後的決賽了。

奪嫡這種事肯定得找人幫忙,得找人幫你想辦法,說好話。

曹丕身邊出主意的是陳群、吳質和朱鑠,他還有一個好朋友司馬懿,遠在武都沒法幫他,但他又找了個幫手,比司馬懿還管用,那就是賈詡。

曹植的幫手是丁廙、丁儀和楊修,這仨人其實都挺有本事的,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有些狂,都是比較任性的文藝青年。

這下就看出差距來了,吳質是個玩政治的高手,而在揣摩人心、猜測人性方面,賈詡可是個最狡猾的老狐狸。即使沒有司馬懿在身邊出謀劃策,但有賈詡一人就足矣,因為曹操對賈詡的建議向來是比較重視的。

曹丕在吳質的建議下,買通了曹操身邊的人,經常替曹丕說好話,而曹植作為天下文壇的領軍人物,怎麼會看得起曹操身邊的那些下人,怎麼會去做巴結下人那麼丟人的事情?

有一次,楊修向曹操告密說曹丕將吳質藏在馬車內帶進府中,不知商量什麼機密大事。曹操本來就是個多疑的人,一聽這事就派人去查,結果吳質早就有所準備,趁機坑了楊修一次,讓曹操以為楊修在誣告曹丕。

說實話,楊修的確是有才,剛剛擔任丞相主簿的時候,應該說還是比較為曹操所信任的。《三國志》中記載“修年二十五,以名公子有才能,為太祖所器。是時,軍國多事,修總知外內,事皆稱意。自魏太子以下,並爭與交好。”

那時候的楊修是曹操的機要秘書,曹丕和曹植都爭著與楊修交好,當然還有其他人,畢竟領導的身邊人可是十分有用的。

也許是因為與曹植臭味相投,也許是看出來曹操喜歡曹植多一點,楊修在曹丕和曹植之間最終選擇了曹植。

曹植加楊修,或許在文學上當世已經無敵了,但他們搞政治卻還嫩了點。楊修曾多次幫曹植透過曹操的一些小考驗,起初曹操還比較高興,但當曹操知道真相後,非常氣憤,甚至給楊修的老爹楊彪寫信進行警告。

曹操畢竟不是袁紹和劉表那樣因為疼愛小兒子而不顧家業的人,況且現在的形勢對曹操也有些不利,張武集團劃江而治的局面已經形成,曹操認為至少十年之內是消滅不掉張武的。但十年之後還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活著,所以自己的繼任者還要承擔著頂住張武的進攻,並伺機消滅張武的重任。

曹植雖然在文學上十分突出,甚至比自己還要優秀,但現在畢竟不是太平盛世,光靠寫文章也打不敗張武。真要比文學藝術,張武麾下的人才也不少,張武本人還有當世聖人的稱號,現在全天下的讀書人都在用張武印刷的書本。

曹操今年剛剛經歷了兩場大敗,要是再這樣敗下去,說不定就要重蹈袁紹的覆轍了,老袁家有多慘曹操可是非常清楚,因為就是他把袁氏給消滅的,曹操可不想自己的曹氏也落個這樣的下場。

所以這個繼承人一定得有政治和軍事才能,能駕馭得了群臣和懂得軍事戰爭,能守住自己辛苦一生打下來的基業。

至於打敗張武這件事嘛,曹操覺得連自己在最強盛的時候都沒有打敗張武,自己的幾個兒子就別指望了,只希望他們能堅守住,熬到張武也死了或許就有機會了。

透過詢問老臣的意見和觀察,曹操逐漸傾向於在政治和軍事才能上更勝一籌的曹丕,至於猛將曹彰,打仗的確是行,但也就是個當武將的料,讓他做君主實在有些難為他。

楊修可是曹操身邊的人,很快就現了曹操的這個傾向,這可把楊修嚇得不輕,他可是把曹丕給得罪死了,等曹操一死,曹丕繼位,哪還有自己的好果子吃!

於是楊修就開始想辦法,不得不說禰衡的這位小老鐵跟禰衡、孔融一樣,都是政治白痴,他不去想辦法為曹植扳回局面,反而打算開始疏遠曹植。更白痴的是,楊修還顧慮曹植也是曹操的兒子,卻不敢過於明顯,還是與曹植保持了一定的來往。

從這一點上便可以看出楊修比較缺乏政治上的應變能力,你要是不看好曹植了,就斷的徹底一些,你們哥倆繼續爭吧,咱不參與了。以楊修的家世和名聲,即使曹丕最後贏了,只要楊修低個頭服個軟,曹丕也不會把他給殺了。

但像現在這樣藕斷絲連那是把雙方都得罪了,而且連老曹都看不下去了,對楊修的為人處事十分厭惡。

張武處理完漢中的事情後,留徐庶、法正並一眾將領守漢中,讓馬負責做攻打武都的前期準備工作,便準備等曹操將倚天劍送來後就返回襄陽。

其實在打下漢中後,也有人勸張武更進一步,像曹操那樣稱王。

按照張武的實力與聲望,既然曹操都能稱王,為啥他不能稱王?而且在原著中,劉備打下漢中之後,手下眾將就有了推劉備稱帝的打算,因為劉備稱了帝之後,他們也可以跟著升官呀,還都是開國功臣。

劉備雖然沒敢稱帝,但最終還是先自立漢中王,又派人去給天子上表。

那時的劉備只有一個益州加半個荊州,而現在的張武可是有荊州、揚州、益州、交州這四個大州,麾下謀士如雲,武將如雨,手握幾十萬大軍。

但張武覺得時機還不到,他還需要大漢這面旗幟來對抗曹操,來團結內部。人家劉備在拿下漢中後可以稱王,那是因為人家是漢室宗親,連曹操一個外臣都能稱王,身為大漢皇叔稱王又怎麼了?

何況封宗室之後為王也是符合大漢制度的,只不過劉備稱王的時候程式有些顛倒,沒有先上奏天子,不過天子應該也不會生氣。

但曹操很生氣,特麼的,老子平黃巾、討董卓、擒呂布、滅二袁,這麼大的功勞稱王也就罷了,你劉備就一臭賣草鞋的也敢稱王,老子要滅了你!

結果司馬懿獻上一計,挑撥孫權跟劉備的關係,最終令孫權背後偷襲關羽,強行奪回了荊州。

喜歡三國得到寶物就變強請大家收藏三國得到寶物就變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