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9章 魏王世子

張武在襄陽進行大規模人事調動和機構改革,徐庶與法正則在西線與司馬懿過了幾次招,試探了一下曹軍在武都郡的火力。

不得不說司馬懿的確有兩把刷子,在徐庶出動了馬、趙雲、黃忠、龐德、張任、李嚴等這麼多猛將的情況下,還能應對的遊刃有餘,充分揮出騎兵作戰的優勢。

武都郡雖然處於秦嶺山脈,但下辨城附近卻是一個盆地,能產出糧食,利於騎兵作戰。

雖然武都離益州的直線距離很近,但被岷山山脈擋著,只能轉道漢中而來,所以糧草運輸也不方便。楚軍如果出動的兵力多了,糧草壓力就很大,而且從漢中運往武都這一路極易被騎兵偷襲,在騎兵不佔優勢的情況下危險太大。

如果出動的兵力少了,就對武都構不成威脅,司馬懿完全可以憑藉城內的兩萬騎兵進行防守反擊。

徐庶看著下辨城,對身邊的法正說道“早就聽說司馬懿足智多謀,果然不好對付,當初如果曹操把司馬懿留在漢中,只怕漢中仍在曹操之手。司馬八達,果然名不虛傳啊!”

徐庶是豫州潁川人,現在屬於河南省禹州市,司馬懿是河內郡人,現在屬於河南省焦作市,所以這倆人算是老鄉。只不過徐庶出身寒門,不像司馬懿出身頂級世家,不愁當官,甚至曹操三番五次請司馬懿出仕,司馬懿都找藉口推辭。

司馬懿比徐庶年齡小很多,在司馬懿十歲的時候,徐庶就已經混跡江湖,開始殺人逃亡了,因此司馬懿也聽說過徐庶的事情。只不過司馬懿沒想到當初那個逃亡江湖的寒門學士現在已經成了天下頂尖的軍師,指揮十多萬雄兵攻城略地。

法正與司馬懿年齡相當,而且出身名門,他的老爹曾當過中央高官,只不過死得早,沒給法正鋪好路,對河內司馬家也非常瞭解,知道司馬家族人才輩出,實乃是天下頂尖的豪門世家。

在郭嘉、荀攸相繼死去,賈詡年老,程昱被罷黜的情況下,年輕的司馬懿已經成了曹操手下主要的謀士了。

法正說道“人力有時窮,個人之力難擋大勢所趨。漢中一失,武都便處於被動之勢,就算司馬懿足智多謀,只怕也是無力迴天。只等我軍騎兵成型,便可兵圍下辨,拿下武都。”

這便是攻取武都的策略,只要有足夠的騎兵確保糧道安全,西線大軍就會出動主力圍困下辨城,利用武都郡四面環山,對方糧草運輸也不方便的特點,將下辨城內的曹軍困死。

現在楚軍的騎兵還不足以與曹軍正面作戰,畢竟騎兵不是會騎馬就行,還需要一定時間的訓練和實戰經驗,而且合適的兵員也是個問題。那些羌胡之人雖然騎術嫻熟,但不可靠,而且這個時代的胡人戰鬥力比漢人差太遠。

司馬懿採取了許多措施來防止楚軍得到戰馬,但也耐不住張武捨得花錢,這世上也不缺為了錢敢於冒險和背叛的人。明朝時期,晉商為了賺錢,甘願冒險與滿清進行交易,將很多明令禁止的戰略物資運到滿清。

漢中之戰和淮南之戰的接連失利,使曹軍由主動轉為被動,這種大勢不是很容易就能扭轉的,漢中這塊寶地對西部戰局的影響太大了,誰得到誰就佔據上風。司馬懿面對僅有益州一州之地的諸葛亮的北伐,尚且只能選擇防守自保,現在的張武可是全據江南。

司馬懿倒也沒有灰心膽怯,現在張武雖然強勢,但未來仍充滿很多變數,不到最後一刻誰也不敢下結論,或許一場戰役就會改變雙方的形勢。當年袁紹實力雄厚,大有一統北方之勢,結果一場官渡之戰便開始走向滅亡。

從整體上來看,曹操所佔據的北方仍然要比張武佔據的南方實力強大一些,畢竟此時的北方才是華夏的主要地區,不論人口還是耕種面積都比南方強。

司馬懿現在最關心的還不是徐庶啥時候會大舉進攻,如果武都實在守不住還可以退守關中嘛,又不用非得死在這裡,他現在最關心的事情就是自己的好基友曹丕到底能不能當上世子。

司馬懿長期擔任曹操的貼身秘書,自然知道自己的老闆身體如何,曹操這頭疼的病是好不了了,而且還越來越嚴重,說不定曹操過兩年就嗝屁了,所以立世子一事已經迫在眉睫了。

如果曹丕能勝出,那司馬懿的前途就有保障了,說不定以後自己也有機會像徐庶那樣能擔任大軍統帥,指揮大軍決戰沙場。

此時的曹操也正面臨兩難的選擇,到底該選誰呢?

本來按照兩個候選人以前的表現,曹操是傾向於曹丕的,但最近曹植的表現簡直與以前判若兩人,既不酗酒也不痴狂,還改掉了以前只好清談的毛病,踏踏實實做起了事。

以曹植的才能,如果能安下心來專心幹事,那肯定是不比曹丕差,因為他從小就被曹操帶在身邊培養,多次隨曹操出征,真正算得上是文武雙全。

曹操這幾個兒子其實武藝都不錯,曹丕五歲就開始練習騎射,他的劍術老師是劍聖王越的弟子史阿。曹彰的武藝不用說了,一流水平,領兵征討烏桓、鮮卑等異族。曹植給人的印象是放蕩不羈的文人才子,其實也是文武雙全,曹植雖然個人武藝不如曹丕和曹彰,但領兵作戰的能力也十分突出,否則在關羽水淹七軍之後,曹操不會讓曹植領兵去救援曹仁。

現在曹植忽然一改往日作風,曹操在高興之餘也開始犯難,他還是比較喜歡曹植多一點,但畢竟曹丕才是長子。

不過,等曹操瞭解到,曹植自從受邀去了一趟襄陽之後,回來就開始有所轉變,而且曹植還經常收到襄陽寄來的書信,操便有些不高興了,特麼的,我是你老子,我勸你你都不聽,那外人勸你你就聽?

於是,曹操去徵求賈詡的意見,曹操問道“孤欲立後嗣,當立誰?”

賈詡一聽,這話不好回呀,如果回答的不好,說不定自己活不到壽終正寢的那一天,因為他不是曹操舊臣,屬於半路投靠,以前還設計把曹操坑的很慘。

話說如果沒有那場宛城之戰,曹操的長子曹昂就不會死,這立世子一事就沒有什麼懸念了,因為曹昂可一直是被當做繼承人來培養的。

賈詡內心中是支援曹丕的,但他不能明說,因為說了就算是站隊了,以曹操的多疑,說不定過段時間就會找個藉口弄死自己。

因此賈詡裝作沒聽見,遲遲不作回答。

曹操不高興了,問道“老賈,你為啥不說話?”

賈詡這才回答道“不好意思,我剛才正在想事情,走神了!”

曹操有些奇怪,領導跟你說話,你怎麼心不在焉的,於是問道“想啥呢?”

賈詡說道“我在想袁紹和劉表父子的事情呢!”

曹操聽後大笑,這是在提醒我吸取袁紹和劉表廢長立幼,終於導致滅亡的教訓啊,於是下令立曹丕為魏王世子。

喜歡三國得到寶物就變強請大家收藏三國得到寶物就變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