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章 蒼狼後繼

一二一八年,使團到達花剌子模境內東部的錫爾河畔訛答剌城的時候,訛答剌城的長官亦納勒術覬覦使團攜帶的貢品,企圖搶走這些東西。他下令逮捕了使團的所有成員,並向摩訶末報告說自己逮捕了蒙古派來的奸細。

摩河末正在攻打哈里發,聽到亦納勒術的報告,無暇多想,便下令殺了使團的全部成員。

亦納勒術竊笑不已。殺掉使團的成員之後,他將大部分貢品據為己有,只將其中一小部分送給了摩訶末。

只有一人倖免於難。他及時逃脫之後,穿越沙漠,向成吉思汗報告了訛答刺城的慘劇。

成吉思汗先是驚呆,然後震怒。貢品被奪,四百五十名使者,只有一人活著回來!

成吉思汗從來沒有遭遇過這樣的侮辱。他身為蒙古的大汗,消滅了金、西夏、西遼,兼併了畏兀兒,這樣一位大可汗派出的使者,竟然被人殘酷地殺了?

成吉思汗登上山頂,摘下頭巾,解下腰帶放到頭頂,跪在地上,發誓要復仇。他一直對著長生天祈禱了三天三夜。

每次重要的出征之前,成吉思汗必然會獨自登上山頂,向長生天祈禱。但是,他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懷著滿腔怒火祈禱。

下山之後,成吉思汗召集了所有的將領召開忽裡臺,商議出兵花剌子模一事。

起初,會議的氣氛比較緊張。成吉思汗徵求眾人的意見,但是誰都不肯主動發言。耶律楚材和剛率軍從西遼凱旋的者別也都緘口不言。

終於,朮赤開口了,“請恕兒臣直言,現在伐金戰爭還沒有完全成功,木華黎和三木合的數十萬將士依然在和金對壘。在這種時候,如果我們再舉兵攻打西方大國,非常危險。”

幾乎所有人都點頭贊同。

“博爾術,你認為呢?”

“現在我們對花剌子模所知甚少,只知道他們是一個先進的西方大國。臣以為,即便要發起戰爭,也要先派出使者,責問他們此次暴行,並要求對方做出解釋。然後動兵不遲。”

博爾術作為建國元勳,他的話老成持重。

察合臺聽了博爾術的話,道:“花剌子模和金國不同,它在遙遠的西方,出征的話戰線太長。在攻打金的時候,我們得到了契丹人的協助,但是攻打花剌子模,卻沒有這樣的援助。而且花剌子模也不是孤家寡人,這個國家周圍有大大小小許多國家,他們時而反目,時而相和。而且他們都相信真主,有著共同的信仰,他們會因為信仰而緊密團結在一起。要是因為一時的怒氣而大動干戈,非常危險。而且,一些蔑兒乞和乃蠻的殘餘勢力也很可能投靠了摩訶末。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遊牧民族,和我們之間進行過多次戰爭,因此深知我們的底細。如果他們依附了花剌子模,將會成為一股非常可怕的勢力。”

察合臺在任何時候都表現得非常果斷,這次的意見非常慎重,也非常有說服力。

“者別,你剛率兵攻打了西遼,你是怎麼想的?”

“這次出征西遼,雖然沒有和花剌子模發生戰爭,但是據說他們的兵器精巧,在武力上不可小覷。只是,他們的軍隊幾乎全是僱傭而來,不像我們全是本族人。他們計程車兵對國家或國王幾乎沒有忠心,軍紀弛緩。因此,臣以為,要和花剌子模作戰,宜快,如果長期征戰則對我方十分不利。”

擁有實戰經驗的者別的話更有分量。

“楚材,你認為呢?”

“臣想先斗膽問問陛下的意思。”

楚材沒有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在關係到蒙古生死存亡的重大會議上,與諸將相比經歷尚淺的他,不好輕易說出意見。

列席諸將的視線都集中在成吉思汗身上。在眾人的催促之下,成吉思汗說道:“你們每個人的意見都很有道理。但是,我蒙古自建國以來,從來沒有受過這般侮辱。如果受辱之後還保持沉默,便會受到更大的侮辱。花剌子模的殘暴行為絕對不能坐視不管。他們不僅殺害了我四百五十名使者,還踐踏了我蒙古人的尊嚴。被人侮辱之後還錄縮尾巴的便不是真正的蒼狼子孫。”

必須攻打花剌子模,成吉思汗暗自下定了這樣的決心。召開忽裡臺,只是想敦促大家而已。

耶律楚材似乎早就已經知道了成吉思汗的這個決定,說道:“陛下所言極是。”

說出了要出征的決定之後,成吉思汗緩和了語氣。

“但是,即便如此,博爾術的建議還是值得一聽。首先,我們應該派出譴責的使者,弄清摩訶末的真正意圖,要求對方給予賠償。如果摩訶末認罪,並願意投降,那我們就不再動兵,讓對方成為我們的一個屬國。”成吉思汗採取了博爾術提出的折中方案。

對花剌子模的戰爭將要舉全國之力,而且,即便將全蒙古的兵力投入進去,也沒有必勝的把握。如果判斷錯誤,這次戰爭將會導致蒙古滅亡。成吉思汗深感自己責任重大。

成吉思汗選了一名突厥裔的蒙古人為使者。此人的父親曾經追隨花剌子模的前代國王塔喀什。

成吉思汗的使者一行三人來到花剌子模,將成吉思汗的話傳達給了摩訶末。

“閣下一向都能保證我國的商人和旅行者的安全,我國也對貴國的商人和旅行者提供了安全保障,從來不曾虐待過他們。但是,閣下卻背信棄義,下令在訛答剌城殘害我使團成員,並掠奪了財物。如果並非閣下的命令,我想讓閣下交出殺害我國使節的兇手,並歸還沒收的財物。如果閣下沒有誠意接受這個請求,那麼我蒙古的兵馬將不會對您這般客氣。請真誠地給予答覆!”

摩訶末看了這篇毫不留情的書信後,嗤笑一聲,在使者面前將書函撕掉。“東方的蠻族真是可笑,稍微有了些許實力,便想要來恐嚇我花剌子模帝國?要是有膽量,你們儘可來試試。回去轉告成吉思汗,我等著他。”

摩訶末說完,殺掉了其中一個使者,並剃掉另外兩個使者的鬍子,把他們趕了回去。此時,剃鬍子實是一種莫大的侮辱。

成吉思汗聽了使者的回報,並未勃然大怒,而是平靜地說道:“早就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這樣的話,就只能出兵了。”

大戰的序幕就此拉開。

出征的時間定在一二一九年春。在此之前,成吉思汗又召集了家人、幕僚、大臣、將領、軍師、學者和僧人等,召開了一次忽裡臺。

這次的大會不是商量是否出征。在此之前,成吉思汗的妃子也遂對成吉思汗道:“可汗翻越高山,渡過大河,征戰一生,現已成為統治全蒙古的主人。但是,您既然也生於這個世上,便不可能長生不老。如果可汗在此次征伐中有個萬一,應該將統治國家的重任交給誰呢?如果您的至尊金身有個閃失,那些雀兒般的百姓該去依靠誰呢?幸好可汗您有四位駿馬般的兒子。請可汗在出徵之前,在皇子當中選擇一個作為繼承人。對此,上自皇子、您的弟弟們、幕僚和老將,下至黎民,甚至像妾身這樣的卑微之人,都在擔心。臣妾是一介女流,本不該多管閒事,但是為了可汗著想,還請為國為民認真考慮一下。”

聽了也遂的話,成吉思汗這才意識到,雖然自己覺得還不老,但是也已有五十八歲。這已經算是長壽之人。

“你說得很對。我原本也想過這件事,但是一忙起來就給忘了。人生在世,終究要走向死亡。而且,這次出征,未必能夠活著回來。差點就把這最重要的事情給忘了。多虧了你的提醒。”

成吉思汗召集眾人,決定汗位的繼承人。他自己心中也開始比較四個嫡子。

長子朮赤為人謹慎而且有計謀,但是,他似乎總是在意自己的出身,性格比較內向,缺乏激情。即便和他坐在一起,也沒有什麼樂趣,故臣屬不太擁護。

次子察合臺遇事果斷、雷厲風行,在四個皇子中最為勇猛。但是,其性格過於粗暴,做事一根筋,不懂得融通。作為蒙古的大汗,應該在苦難面前能伸能屈,察合臺的性格不太合適。

三子窩闊臺性格穩重且人緣好,懂得體恤別人,在家臣當中頗受歡迎,只是嗜酒這一點讓成吉思汗有些擔心,

四子拖雷一向尊敬兄長,性格溫順,任何時候都讓著三個哥哥。他表面上看來非常溫和,但是作戰時卻表現得非常勇猛。他在戰爭中英勇無敵,表現出打仗的天賦。他能夠忠實地執行命令,但是性格過於謙遜,缺乏氣概。

也遂將這四個皇子形容為駿馬,因為他們中任何一個都具備繼承汗位的能力。雖然在父親眼裡看來,他們個個都有缺點,那是因為成吉思汗要求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