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2章 改制

李三五還是不慌不忙,從懷中掏出一份簡易地圖“雖然福建沒有,但再往南的渤泥,真臘,安南均為一年三熟之地,稻穀不缺,想來以鄭家船隊的規模,一年收集一千萬石稻穀並無難處。”

此話一出,屋中鄭氏幾兄弟卻都呵呵笑了起來“小兒之見。”

這話倒也是事實,李三五今年都沒過二十歲呢,在他們眼中,不是小兒是什麼。

“這稻穀最佔艙位,又不值甚麼錢,我等從南洋給你們運到天津,光是運費都要過稻穀價值,一趟下來,要死要活掙個幾百兩銀子,你把我鄭家看成什麼人了?”

這才是最真實的原因,鄭家的福船能有多大?據後世史料分析,排水量五百噸的船都僅僅幾十艘,其它的多是些一兩百噸的小船。

靠著這種艘跑遠洋運糧食,光路上只怕就要吃掉一半。

糧食現在在南京,蘇州左近賣價也不過一兩一石,這還是近來北方年年災荒之後的價格,往常年份不過五六錢銀子一石。

鄭家為這一千萬兩不到的生意,難道要將明明一年收個過路費,就能賺三千萬兩的船隊全部拿去運糧?

雷老虎又不是他們親爹,即使是親爹,也不敢開口讓他們放棄一年賺三千萬兩的生意。

李三五知道這次自家少爺想差了,但認慫是不可能認慫的,攤開雙手“我們雷家船隊千石每千里的運輸成本只有九兩銀子,只是沒料到鄭家的運輸成本居然如此之高。”

鄭芝龍當然聽得出來李三五是在嘲諷他,但這種說法他倒是第一次聽說,頗有興趣的問道“何為千石每千里?”

李三五頗為得意的解釋道“就是我雷家船隊,將一千石的貨物,運輸一千里的成本。”

老虎號的載重高達一千噸,相當於明代的1.65萬石,在應用了大量滑輪,軸承,吊杆之後,不算炮手,操作的水手僅六十多人,這樣一來,整條船的執行成本自然大幅下降。

加上飛剪船的船又是鄭家使用的福船的兩三倍,鄭家的成本直接被秒得渣都不剩。

鄭芝龍掐著手指計算了一番,和幾兄弟大眼瞪小眼,連話都說不出來。

自家的船隊是什麼德性,他們自然是一清二楚,隨便算了一下,如果也按千石千里的成本來算的話,他們的成本是雷家的五六倍。

鄭芝龍作為海上霸主,自然知道一條好船意味著什麼,思慮半晌,開口道“如果雷家願意用你們的那種船來抵付貨款的話,三五百萬石也不是不能考慮。”

這是想要雷家的快船了,李三五搖了搖頭“此事我不能做主,須得回報少爺,但出行前少爺交待我,稻穀只能多不能少,恐怕這筆和福國公的生意怕是難以談成了。”

等得李三五告辭離開,鄭芝虎手掌往下一切“大哥,何不奪下他來時的船隻,咱們自行仿造便是。”

聽得這憨貨的胡言亂語,鄭芝龍氣得大罵“胡鬧,人家上門來,是給你大哥慶賀的,哪有奪船殺人的道理,我鄭家的臉還要不要了?”

人類社會的規則便是如此,地位越高,身份越貴,便越不能亂來,如果都像鄭芝虎這樣幹,以後誰還敢上他鄭家的門?

滿懷忐忑的李三五一路緊趕慢趕,終於在新年之前趕回了梁房口營地。

“鄭家拒絕了?”

一看李三五的臉色,雷老虎就知道怎麼回事了。

李三五摳著腦袋,說道“開始他們是直接拒絕的,後來我故意跟他們提了一下咱們的運輸成本,然後福國公又改口,說要咱們拿船抵糧款,可以考慮幫咱們弄三五百萬石。”

雷老虎冷笑“拿船抵糧款?還考慮?老子有這些船,自己不會去?”

“算了,你先去休息吧,安心過年,過完年之後有得你忙了。”

崇禎九年的冬季顯得特別寒冷,但雷老虎的遼東鋼廠內部,卻是一片熱火朝天,冬天氣溫太低,無法進行新高爐的建設,絕大部分的勞工都在挖礦,不停的挖礦。

充足的食物,厚實的衣物,加上本身就是從事體力活動,勞作的人們並不覺得寒冷。

其中雷老虎從今年開始推行的計件計酬工資改革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