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4章 新產品

等到往西快靠近錦州的位置,高世文現海面上一隊密密麻麻的老虎級排成一排,直直的向著南邊駛去,後面兩條南京改般大的船則是緩緩跟在後面,再後面則是十多艘老虎級。

唯一相同之處,就是這些船既沒有風帆也沒有炮窗。

“這是我們遼東新近研究出來的全汽輪動力拖網船,後面你看到的南京改則是兩艘加工船,再後面跟著的,則是運輸船,專門負責運送補給和送回漁獲。”

“拖網?”

高世文有點好奇。

“對,我們不能光指望鯨魚和海獅過日子,雖然產量也不錯,但畢竟是大塊的好肉,大明兩億百姓,不可能個個都吃得起。這是咱們遼東新近研究出來的漁網處理方法,用船拖著,可以將海底的魚一網打盡。”

雷老虎可不擔心會撈得大海生態失去衡,別說一百來條船,就是再加一百倍,以他這種原始的機械化,只怕也撈不完從鯨海到南華島的魚。

後面的運輸船高世文也懂,無非就是後勤嘛,但這中間最大的兩條加工船是什麼鬼?

雷老虎帶他過來,自然是為了讓他看清楚。

兩人上了加工船,走下船艙,一股濃厚的魚腥味撲面而來,幸虧這是在海上,兩邊也開著窗,不然真能把人燻死。

高世文看到的,卻是數條木製的平板桌,長度從船尾一直伸到船頭,兩邊坐滿了婦女,每人一把小刀,將筐中的魚剖肚去內臟,然後用抽上來的海水沖洗乾淨,再扔到這張平板桌上,而平板桌上有人不斷的拿著一把木製的推子,將處理好的魚向著船尾推去。

這些魚從船尾的開口落入下一層船艙,這開口不時還冒上來幾縷白色的蒸氣。

“這是?”

魚最難的就是儲存,要麼曬乾,要麼醃製,船上肯定曬不了,這兩艘加工船,多半是將魚剖開醃製了。

但這樣帶水醃製,如果不及時拿出來風乾的話,魚可能就會變成魚露了。

這就是古代大規模捕魚最大的問題,無法儲存,所以大家都只在近海拿小船玩玩,像雷老虎這樣大動干戈的,在全世界也是第一家。

雷老虎卻並不回答他的問題,帶著他下了第二層船艙。

映入高世文眼簾的,卻是一層層的蒸屜,無數女工將那些處理好的魚擺在一個個方形的竹編蒸屜中,下面是一根根的蒸汽管道,這明顯是準備將這些魚蒸熟。

走向船頭,這裡蒸的卻是魚的內臟。

蒸魚肉高世文還能理解,蒸內臟有何用?這玩意腥臭無比,而且裡面還有汙物。

看到高世文疑惑的眼神,雷老虎指著這些蒸屜“不管是肉還是內臟,它們蒸熟之後,還要用蒸汽烘乾,然後粉碎。肉自然是人吃,內臟的粉末正好可以拿來餵雞,餵鴨,餵豬。每條加工船每天可以加工一千噸漁獲,現在不過是剛開始練習而已。”

高世文有點牙疼“雖然這些魚確實很多,但為了魚這樣大動干戈,划算嗎?”

雷老虎點了點頭“當然划算,一名新到的流民,一天可以吃下去三斤糧食,還不長肉,但如果在他的主糧中摻入兩成的魚粉,他每天消耗的糧食就可以降到兩斤,而且臉色會肉眼可見的紅潤起來,這就是咱們中醫裡面說的五行調和。一個人不光要吃主糧,還要吃肉,吃魚,吃菜,這才算是一個健康的人。”

高世文點了點頭,這個道理他當然懂,油水足的人吃飯少,力氣大,健康,但是這成本?

雷老虎指著船中正奮力工作的女工“你別看這工序多,可是你算過沒有,如果要生產一千噸糧食,需要多少農民,多少土地,多少時間?

我們的煤是自己挖的,魚是海中直接撈的,船是自己造的,現在磨合期,他們都已經將魚粉的成本壓縮到了一斤o.9文。是不是比糧食還便宜?”

相比以前江南五分銀子一石的糧價,自然是高了點,但現在江南的糧價已經過了二兩,山東等地的糧價更不用說。

關鍵是度快,以大明平均畝產兩石半,這一千噸糧食需要將近七千畝土地,幾百名農夫,勞作一年,誰的成本優勢更大,一目瞭然。

但看到這裡,高世文還是沒有明白雷老虎準備如何對付那些背後搞鬼的人“就算如此,那些人怕也不會將地皮賣給我們吧?”

雷老虎笑而不語,而是將高世文帶到了遼東食品廠。

先看的是輾米車間,勞工們將一袋袋的稻穀倒進機器,化作一片片的糙米瀑布流了出來,高世文見過水力磨面椿米,卻從沒見過機械化碾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