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四章 雙斜切VS皮托管

李曙光非常自信地站起來道“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前輩,今天我非常感謝,宋總請我來和大家見面,並擔任六一一所高階顧問。說實話在座的各位,都比我要年長,有更豐富的飛機設計研製經驗,我是不夠資格當這個顧問的。”

的確,這會議室中,除了李曙光,最年輕的人都有三十歲了,畢竟主管設計師這個級別,沒有一定的資歷是當不上的。

話音一轉,李曙光道“但是宋總這麼看得起我,給我這個機會,那我就要大膽的提出一些建議,有不妥之處,還請大家指正。”

說著李曙光就拿起了兩個木製的新殲方案模型,這是六一一所最新最佳化的結果,其中腹部進氣的看起來很像F16戰鬥機,進氣道橢圓形的。

而側進氣道的方案,則是跟殲九比較相似,的確這就是殲九最佳化而來的嘛。

李曙光指著腹部進氣道“咱們的新殲,先是動力系統,必須要達到三代機的標準,也就是要裝一臺大推力加力式渦扇動機,這個問題昨天我和宋總在六二四所,已經和江所長他們討論過了,我們的航空動機很快就會突破的,因此現在我可以很自信的告訴大家,我們的新殲,動機加力推力不會低於十三噸,推重比不會低於七點五!”

聽到這個訊息,會議室裡的設計師們,都紛紛的驚呼,這怎麼可能?不會是渦扇六動機吧,那玩意問題很多,根本不可能裝上新殲的。

最初渦扇六動機,便是給殲九戰鬥機配套的動力,儘管在去年渦扇六動機,就進行了二十四小時地面持久試車,具備裝機試飛條件,但是一直沒有試飛,因為存在問題不少。

見大家的反應,李曙光自然知道,大家想的是什麼,所以他便接著道“這臺動機,不是渦扇六,而將是一臺全新的渦扇動機,現在咱們的六二四所,已經具備了研製條件和信心,不止是大推力渦扇動機,我們還要研製中推力渦扇動機,為殲七殲八大改型號換。”

這個訊息,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設計師們都紛紛的在下面小聲議論起來。

李曙光接著道“有了這麼好的大推力渦扇動機,我們就可以放手的去設計我們的新殲了,進氣道與動機的匹配非常重要,一個好的進氣道,能夠讓動機充分揮它的效能,保證戰機在各種飛行條件下的安全。現在這兩個方案的進氣道,一個是腹部皮托管式進氣道,類似於F16戰鬥機的進氣道,還有一個是兩側進氣道,類似於米格二十三。我的建議是,採用更為先進的兩肋進氣中,一種最先進的雙斜切乘波進氣道!”

雙斜切乘波進氣道!這個名詞,可以說在場的絕大多數設計師們,都還沒有聽說過,因為這種進氣道,實際上目前在世界都還沒有出現,只是李曙光在前不久和古總師他們討論過這個進氣道,殲八II戰鬥機即將採用的進氣道。

當然宋總師是從當時的評審專家那裡,知道了有這麼一個進氣道的,但是怎麼設計他也不知道。

李曙光正色道“大家對這種進氣道,還不清楚是正常的,因為這種進氣道設計,是我個人創造出來的,在國外也沒有這樣的設計!”

頓時,整個現場都要沸騰了,因為大家都不敢相信,李曙光能設計出一種全新的進氣道來,因為這個可不開玩笑的,畢竟進氣道的設計非常複雜,可不是想象就能設計出來,要是隨便畫一個,大家都會,但是畫出來的進氣道能正常工作嗎?這都是個問題。

但是看樣子,李曙光又不像是在胡說八道的。

面對大家的質疑,李曙光便接著道“目前這個進氣道,已經做了大量的風洞試驗,結果表明它的進氣道率,比目前任何一種戰鬥機音進氣道都要好,而且還具有一定的隱身效果,雷達反射面積較小。並且它能夠很好的與機身融合,為翼身融合設計創造更好的條件。”

這時候六一一所氣動室的一個設計師就忍不住問道“李工,你說你設計的進氣道更好,有具體的引數之類的可以說一說嗎?”

李曙光笑道“這當然沒有問題,我們就拿這個皮托管進氣道,與雙斜切乘波進氣道進行比較吧,我這裡有一份資料,大家可以看一下。”

這次李曙光也帶來了兩種進氣道的對比技術資料,這可都是在六零一所做的,殲八II戰鬥機改進型號,當時就跟皮托管進氣道比較過。

現在資料到了設計師們手上,大家一看天吶,這怎麼可能?

皮托管進氣口是最簡單的音進氣口,這種固定進氣口可以被佈置在在機頭也可以在機腹,甚至是機身兩側。

在音下,皮托管進氣口前部會形成激波,對進氣進行減。這種進氣口非常簡單,沒有重量損失,並且對進氣流向相對不敏感。但由於不可調節,最大度適應範圍只能到1.8馬赫。

而李曙光設計的平行四邊形雙斜切乘波進氣道,透過精心設計的內部s形進氣道提高了總壓恢復,可適應2.3馬赫的最大度。

所以採用這種新的進氣道之後,不僅可以讓戰機有很好的亞音效能還可以擁有很不錯的音效能,比如說也是要高空高攔截的時候,那這種進氣道優勢就更明顯了。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在大迎角飛行的時候,這種雙斜切乘波進氣道比簡單的腹部皮托管或兩側皮托管進氣道更好。

至於雷達反射面積的減小,倒不是設計師們所關心的,畢竟現在隱身時代沒有到來,機動性為王的時候,追求的就是機動性,對進氣道的要求主要就在這方面。

李曙光看大家的反應,就知道這次必須要取得勝利,要讓設計師們相信這個設計是更好的。

李曙光接著道“雙斜切乘波進氣道利用音激波增壓原理,透過分離音激波,增加在音飛行狀態下進氣道壓力,有了它以後,再加上大推力渦扇動機,咱們的新殲可以擁有二點一馬赫以上的度,亞音機動性也可以做到極高!”

喜歡航空大業請大家收藏航空大業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