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十一章 四發變雙發

而且李曙光提出來的這些技術指標,比現在的運十客機高出太多了。

以現在的中國航空工業實力而言,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要知道現在運十遇到的問題就那麼多,這要搞這麼先進,不還得遇到更多的問題麼?

況且十年來投入的人力物力,難道都要付諸東流嗎?畢竟那可是多少個億呀。

所以馬總師立刻就反對道“李工,不是我們不想搞更先進的,是現實不允許我們搞啊,你說咱們這十年投入了多少的經費,還有我們這些人,有的從青年變成中年,有的從中年變成老年,太不容易了,這不是說推翻重來就重來的。”

李曙光苦笑道“好吧,其實我很理解二位的心情,換了誰都不好受,但我說的是事實,如果你們相信我呢,咱們就一起向上面建議,對運十客機進行重大的修改,只有這樣咱們的運十客機才會有希望,如果只是小修小補,那我想用不了多久,運十客機多半是要下馬的,即使上面再投錢,運十客機完成試飛定型任務,也很難有客戶願意購買的,沒有了市場,對民航客機來說幾乎就是最大的災難,現在咱們國家對特種飛機的需求太少,不足以支撐量產。”

其實這時候馬總師和周總師,都已經很清楚,問題的嚴重性了,上面早就對運十專案很不滿意了,這麼多年都還沒有完成研製任務,現在看來要完成運十客機的試飛定型任務,確實是很困難,機身結構都出現重大的問題了,再加上動機存在更大的問題,沒有動機可用又怎麼定型批次生產呢。

黃強道“老馬,老周,這樣吧,還是讓李曙光同志,到你們那裡實際考察一下,你們再好好的討論一下,形成最終意見報部裡吧,這樣我們也好向上級交待。”

馬總師道“好吧,那就麻煩李工跟我們走一趟了。”

李曙光當然沒有問題,其實他對運十客機是非常的好奇,到底是什麼樣的設計,存在什麼問題呢?只有親自去了才知道。

下午李曙光就跟著馬總師他們坐上火車,奔赴東海了。

運十客機由東海飛機制造廠負責設計研製,可以說是中國航空工業在七十年代的重點專案了。

到了東海飛機制造廠,李曙光這才深入到了第一線,瞭解到了最真實的情況,得到了一手的資料。

運十客機的設計確實存在不小的問題,看來只能推倒重來了,雖然說大家都不希望這樣做,但不這樣做就沒有未來。

現在不把運十客機改得更好,那很快就會有麥道客機跑過來要求合作,把麥道八二客機拿到東海飛機制造廠來組裝生產,這樣誘人的條件,恐怕上面很難拒絕,李曙光知道,運十客機必須要比麥道八二客機更好,並且要完全保證兩三年內就要讓它浴火重生,這樣才有可能保留下來這個專案。

所以在東海飛機制造廠,李曙光就把這些厲害關係,詳細的陳述了,這讓東海飛機制造廠的設計師工程師們大為動容。

麥道公司同東海航空公司的談判,可是在三年前就開始了,只是現在還拖著沒有談好,一旦談好了,那運十客機專案也就要終結了,這一點大家是形成了共識的。

面對這麼多航空人,李曙光道“咱們肩膀上的責任很重啊,運十客機如果能搞成功,能夠阻止上面引進麥道客機組裝,那麼對我們的航空工業和整個工業體系,經濟體系的影響是非常長遠的。可以預測在二十年後,全球航空產業及其供應鏈上的其他產業每年提供過上千萬個就業機會,創造上萬億美元的收入,如果這其中有我們中國航空工業的一份,那對我們國家來說,民機產業的展,將帶來不低於一千萬個就業崗位,五千億美元以上的產值。所以我們航空人,要真正的實現航空報國的夢想,就一定要讓運十客機,過美歐的民航客機!”

全場掌聲如雷,不少人都是眼含熱淚,聽李曙光說完這段話的。

李曙光接著道“麥道八二客機,裝兩臺jt8d-217a型渦輪風扇動機,為一百五十座級短程客機,最大起飛重量六十八噸,載重近十七噸。所以咱們的運十客機,在經過改進後,是比麥道八二客機更先進的,先就是麥道八二客機的動機佈局,將來是肯定要被淘汰的,這種佈局會帶來比較嚴重的維護保養問題,對機場來說遠不如翼下吊掛來得好!”

李曙光又列舉了好幾項麥道八二客機的缺陷,這讓大傢伙更有信心了。

李曙光接著道“咱們要真正的實現運十客機的批次生產,還要做出很多改變,比如說我們要建立獨立的零部件供應鏈,要走主製造商—供應商模式,確保我們在研生產大客機的過程中能夠完全控制關鍵技術。另外我們還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這一方面是從大中專院校引進年輕人,另一方面要對他們進行很好的培養,透過運十客機這個專案,我們要鍛鍊一支優秀的人才隊伍,這樣才能為下一步,咱們研製更大更先進的寬體遠端客機,打下基礎,讓我們的民機產業,真正的騰飛!”

掌聲再一次熱烈的響了起來,李曙光這就像是在出戰前動員一樣,他已經贏得了運十客機設計研製人員的支援。

民機產業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李曙光特別的清楚,所以他非常希望運十客機能夠走下去,能夠成為打敗波音七三七和空客a三二零的國產客機,將來中國的民機產業展起來了,東海飛機制造廠就能夠與空客波音三足鼎立。

而且這次運十客機大改後,還必須要在三五年內就完成研製和試飛定型任務,這絕不簡單的,必須要上下齊心才有可能實現,畢竟李曙光雖然掌握著先進的渦扇動機技術,能夠為運十客機換上最先進的大推力渦扇動機,能夠幫助運十設計最佳化,但他也只是一個人,不是神,不能包攬那麼多的工作。

喜歡航空大業請大家收藏航空大業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