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一章 新殲它真的來了

好訊息來得很快,就在十月國慶剛過,上面就宣佈正式立項研製國產第三代殲擊機,代號十號工程,並且這個型號是由六一一所和一三二廠為總師單位,六零一所等相關單位參與設計研製。

李曙光作為新殲的最佳化設計方案提出者,又是航空工業最年輕有為的科技委員,即將擔任十號工程的專家組副組長,參與新殲的研製工作。

接到上面的通知後,李曙光就回到了部裡,準備參加大會了。

要知道這次立項動員大會,可是非常熱鬧,有五百多人參加的會議呢,新殲專案參研單位之多也是前所未有的,這次上面是下了決心,一定要研製成功第三代殲擊機,追上世界先進水平的。

不僅如此,還有一個好訊息,也在開會前一天就來了,李曙光提出的航空武器裝備展戰略規劃,已經得到了上面領導的認可,接下來只要透過專家論證,便可以正式的逐步開展實施了。

這個好訊息,可以說比新殲立項還要來得讓李曙光驚喜,因為這一旦正式透過就意味著中國航空工業甚至是整個國防工業的未來將會有重大的改變,它對未來的影響太大了,甚至是包括經濟方面都有極大的影響。

新殲專案涉及到全國幾百個單位,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技術和材料都是新的,所以這次任務可不簡單,李曙光身上的責任也不小,畢竟宋總師現在可是把他當成了值得信賴的顧問,有很多新技術新材料還得靠李曙光來解決。

畢竟這是最省時間,也是效率最高的,如果真的完全靠各個單位自己去開研製,不知道要多少時間呢,特別是航空動機,那沒有李曙光是不可能解決的。

大推力渦扇動機,中國航空工業搞了那麼多年也沒有一個搞成的,倒是現在大家都看到了曙光。

比如還有先進的飛控系統,那也是靠李曙光了,電傳飛控系統在殲八殲七上都要應用,這是很好的基礎,為新殲做參考。

還有先進的機載火控雷達系統,那離開了李曙光也是沒辦法搞的,總之幾大系統的總師單位,現在也是等著請李曙光幫他們搞技術攻關呢。

今天是十月十日,是新殲正式立項的日子,在一個諾大的會議室裡,坐滿了五百多人,李曙光今天也來了,他的座位被安排到了最前排,就靠著新殲專案總師單位的。

古總師也來了,雖然說現在新殲專案讓老宋拿走了,他心裡面還是有點酸酸的,看到李曙光和老宋在一起,交談得很愉快,他還是有點感慨的。

不過好在,李曙光也給他說了,下一步肯定要搞雙重殲了,到時候六零一所肯定沒問題,這樣不就搬回一局嗎?那六零一所還是老大哥啊,畢竟雙重殲,它的地位相當於F15,肯定比F16要來得重要啊。

就好比殲八戰鬥機比殲七戰鬥機重要。

大家都在交頭接耳,就等著領導們的到來了。

不一會兒領導們便出現在了會議主席臺上,今天來的領導真不少,有十幾位很高的呢。

畢竟新殲專案,那可是重點型號工程,要投入上百億來研製的,上面來些重量級的人物也不奇怪。

主持會議的也是軍方的一位領導,他抬手看了看時間,九點鐘了,可以正式開會了。

領導面帶著微笑,大聲道“同志們,今天是一個重要的歷史時刻,咱們的第三代殲擊機,終於要在今天正式的上馬,開始設計研製了。大家都知道咱們的新殲專案,經過很多次的論證研討,方案也是一改再改,為此大家也做了很多的工作,才有了今天的正式立項。在此我代表軍方,向你們表示感謝!”

一陣熱烈的掌聲響了起來,大家都感到非常的自豪,畢竟能夠參與這種重點型號的研製工作,確實是不容易的,不是誰都有這個機會的。

接下來這位領導就一一介紹了一下參加會議的領導們,領導們都要言,接下來也是非常的令人期待的。

領導們提出了很多要求,同時也鼓舞大家一定要堅信,這次能夠完成研製任務,最後便是宣佈相關的任務分配和任命。

宋文聰被正式任命為新殲總設計師,屠總被任命為新殲總工程師,除此之外還有新殲專案總指揮,也是由一三二廠廠長駱文博擔任,副總師有好幾位,他們都是各個子系統的總師,比如說六零七所的秦濤就擔任了副總師,並且擔任火控雷達系統的總師。

大推力渦扇動機系統總師為六零六所的張總師,他同時也擔任新殲型號副總師。

這些任命下來以後,他們都要迅的開展工作了,而李曙光也被任命為新殲專家組副組長,以及新殲專案指揮部副總指揮。

當這個任命出來以後,很多人都在驚訝,怎麼這個副總指揮如此的年輕,雖然說大部分的與會人員,都只是聽說李曙光這個人很厲害,但也沒有接觸過他,並不知道他為什麼能夠當上副總指揮,畢竟他才二十多歲嘛。

但是這個任命下來後,李曙光就要更忙了,新殲一定要儘快的完成研製工作,早日的交付空軍和海軍航空兵,這樣中國擁有了第三代戰鬥機以後,才能夠變得硬氣起來。

因為二代機在面對三代機的時候,真的一點兒機會都沒有,無論飛行員有多優秀,都是沒有機會的,電影中二代機擊落三代機那都是編劇為了劇情才這麼編的,現實中幾乎沒有可能。

宋總師十分激動的,走到主席臺上,表了感人肺腑的演說。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這次我們六一一所和一三二廠能夠成為總師單位,說實話我也是沒有想到的,這說明上面對我們是有信心的,在這裡我作為總設計師,也要立下軍令狀,五年內我們要是搞不出新殲,那我這個總師就請上級處罰,我沒有任何的怨言。”宋總師十分自信地道。

這個自信是李曙光給他的,五年內要讓新殲飛上天,這個確實不那麼容易。

要知道美國的F16戰鬥機,從設計到飛,就是四年多的時間,中國航空工業要同樣的做到,就非常的困難了。

喜歡航空大業請大家收藏航空大業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