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章 置於死地

第73章 置於死地

對於賈琮來說,他在泰啟帝面前小心翼翼,儘量表現出誠惶誠恐懾於皇威就好,萬沒必要兢兢戰戰,嚇得屁滾尿流,反而會被人瞧不起。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這個度要把握得好。

他一個八歲的孩子,身上沒有功名爵位,什麼事沒做過,不過一蒙童,有必要被皇帝嚇得兩腿顫,直不起來嗎?

“這一手字是真好!”泰啟帝再一次忍不住讚歎一聲,對賈琮道,“朕賞了你一個從九品的伴讀後,也不曾要你為朝廷做什麼事,因你年紀尚小,也做不得貢獻。但今日,朕倒是想到了一事,伱可做,你可願意盡忠?”

賈琮忙道,“皇上,盡忠乃是為人臣子的本分!”

泰啟帝頷,對章啟林道,“章愛卿,你方才說,賈琮答不上先生的問題,你應當擔了過失,現下他這份忠心就很是不錯,小小年紀明白大義,比讀多少書都難得!論這一點,朕就該賞你!”

章啟林忙一面謝恩,一面道,“皇上,臣不敢領賞,請皇上賞臣功過兩抵!”

朝廷的進項均被捏在太上皇處,可所有的出項卻全是皇帝擔著。自從太上皇遜位之後,身上的那份為國為民的擔子卸下來後,越沒有拘束。

大明宮的開支無度,國庫的錢往內藏庫搬不說,年節下,還向皇上索要錢財。

泰啟帝這個天子當得比亡國之君都還要艱難。

章啟林身為戶部左侍郎,朝廷用錢的事,他比誰都清楚,自然知道,泰啟帝的兜裡有多幹淨。

“那就功過兩抵吧!賈琮的字不錯,朕說的要你盡忠的事,眼看太上皇壽辰要到了,朕要找人繡一副五千言《道德經》給太上皇作為壽辰大禮,卻不得字樣子。”

不是沒有字樣子,翰林院多少飽學之士,寫一手好字的不知幾許,可能夠讓泰啟帝一眼便如此心儀的,也就眼前這一個了。

“臣願意效勞!”賈琮心頭並無大喜,相反,有些忐忑不安,伴君如伴虎,更何況,還是夾在太上皇和皇帝之間,一個不慎,就有可能粉身碎骨,萬劫不復。

好在,他如今年紀小,不起眼,這於他而言,是一個優勢。

泰啟帝往外走的時候,並沒有將賈琮的那個筆記本留下,章啟林雖然惋惜,給他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和皇上爭那筆記本,賈琮則是真心疼,那都是他上課做的筆記啊。

好在他要再默一遍也能默下來,只是,那本子是姨娘給他的,少不得重新再縫一個了。

賈琮被帶到了大明宮裡,他的一手字,也被呈了上來,送到太上皇的跟前。

太上皇依舊坐在那蒲團坐墊上,一雙老而不失精明銳利的眼睛朝那些字看了一眼,問道,“這是賈家那小子寫的?”

“皇上說是,新進的內閣大學士章啟林親眼看到他寫的。皇上說,這些字圓潤秀雅,當得起《道德經》的字樣子,又是勳貴子弟,原也夠資格寫,請太上皇旨意,讓這孩子抄一遍《道德經》,再請繡娘們繡出來。”戴權小心翼翼地道。

太上皇卻半天沒有言語,戴權服侍了太上皇近二十年,當這司禮監的掌印太監也當了近十年,他太懂得揣摩這位至尊的心思了。

賈琮這一手字是漂亮沒話說,太上皇分明也是喜歡的,如若不然,不會開口問。

此時不說話,必然又有不滿。

只讓一個八歲的孩子抄寫《道德經》,終究對三清失了些敬意?

戴權尋思著,便言道,“賈家這孩子是個極有天賦的,聽說,他曾得了一夢,夢裡有老神仙唸誦了幾句經文,他抄錄下來,賈家那位在玄真觀替太上皇侍奉三清道爺們的替身賈敬賈進士,越是琢磨,越是覺得好,說是又悟出了什麼。”

但太上皇修道二十多年,從坐上皇位的那天開始,便志不在天下。每天的時間,他都在練道修玄,他已經悟出了“太極”真諦,明白了“無為而治”的道理,政不由己出,掌控天下,讓天下人為己所用。

他不論是御臣還是御子,均是讓他們去爭,在爭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把他要辦的事給辦了。

三年前,鐵網山之變,他被迫退位,最初幾個月,他還處於頹廢之中,可很快,他又悟了。

這一次,他認為自己真正明悟了,何為“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天下,如今是皇帝的天下了。

做的不好,將來都有皇帝擔著這份名。他身為太上皇,皇帝當以舉國之力供養他,這也當是皇帝的責任。

他做太上皇這兩年,比起前二十三年,不知要爽快多少!

見太上皇緩緩地閉上了眼睛,戴權心頭一慌,忙道,“此子雖有才,可以從九品之身,如何當得起書《道德經》之功德?”

太上皇手中的銅磬杵敲在了銅磬上,出一聲清脆的,哐當的響聲,戴權鬆了一口氣,跪爬著退了出去。

外頭候著的司禮監三大秉筆太監忙圍了上來,“老祖宗,那孩子是派人去接了來?”

“胡鬧,讓人去接,讓誰去接?你們出一個人,親自去接,好生迎過來,安置一個偏殿,伺候著沐浴齋戒。待皇上正式下了旨意,再安排他抄寫,這中間不許出半點紕漏。”

司禮監秉筆太監一共四人,其中一人是宋洪,那是皇上的人,平日裡在皇上那邊聽差,下剩的三個,都是司禮監原先戴權手下的老人兒,席秉筆太監是孫強,聽了這話,道,“奴婢跑這一趟吧!”

戴權很欣慰,“你去一趟最妥,得讓他知道你的身份,好歹是為太上皇寫《道德經》,這件事不得怠慢!”

若方才,太上皇沒有嫌棄賈琮一個從九品的伴讀身份,戴權必然不會這麼大張旗鼓,太上皇都表達了重視,他這個太上皇跟前的第一人,自是要拿出態度來。

這也是他能夠二十年屹立不倒的緣故。

臨敬殿裡,泰啟帝處理完奏摺之後,顯得非常疲勞,他歪在榻上,手邊是賈琮的那個筆記本,撕了一頁給太上皇送去後,泰啟帝心疼不已。

他邊看,手指頭邊在榻上划著,描摹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