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4章 禽獸不如

第94章 禽獸不如

此人便是泰啟帝三道聖旨,專門派人從姑蘇請來的大儒熊弼臣。

這位享譽南北大地的大儒被世人尊為天下師,據說,泰啟帝為了四皇子而請來的。

四皇子雖非長,但是泰啟帝心中既定的皇位繼承人。

原本賈琮很憧憬著能夠聽熊弼臣的課,只可惜今日,他被關在了賈赦的院子裡,那扇黑油大門之後。

熊弼臣走進上書房,便鬆開了宋洪,突然就精神抖擻起來,先是與皇子們見過禮,一雙精明的眼睛掃視過全場,問道,“賈琮來了沒?”

穆永正等著幫賈琮告個狀,好歹把人給弄出來,他還等著問十二扇面的事呢,還有那蜜餞與香疊加的效果,聽說欲死欲仙。

這話,據說是賈珍在刑部大牢裡交代的。

那香,穆永正也討來用過了,聞起來,讓人清心正意,提神醒腦,那蜜餞,穆永正畢竟還年輕,用不上,也沒敢用。

兩種效果結合如何,穆永正就不得而知了,越是不知越是想知。

“回先生的話,賈琮今日沒來!”

“為何?”

“聽說,榮國公府把他禁足了,說家裡出了這樣的事,他不好在外頭露面!”

“荒謬,這等事,與他何干?”

熊弼臣之所以來京城,除了皇帝再三下旨,讓禮部的官員三顧茅廬,盛情難卻之外,他還想進京來看一眼賈琮。

短短時日,賈琮幾詩傳到了南方,他的字雖還沒有傳出去,但有了兩宮的推崇,外頭對賈琮的字片紙難求,一字千金而不可得。

“他聽課的時候會做筆記,他的筆記呢?”

很明顯,熊弼臣是衝著賈琮的字來的。

穆永祚朝賈琮的桌子看了一眼,心中雖不滿,但他知道熊弼臣曾經是他父皇的老師,也約莫猜到父皇的心思,無論如何,他是輕易不會惹熊弼臣嫌的。

穆永正忙雙手捧起了賈琮的筆記,給熊弼臣,“先生,這是連皇上都很喜歡的字型,您請過目!”

趕緊看,要是喜歡的話,看能不能想辦法,將賈琮弄出來,穆永正實在是好奇死了,賈珍他們玩的究竟是什麼遊戲了,雖不敢親自玩,但若是能意淫一下,也是好的。

熊弼臣終於拿到了一直夢寐以求的筆記,看著這一手字型,印象中,他實在是想不出,這些字到底是以哪一種字型為基礎練出來的。

其端莊嚴謹,工整溫雅,卻是他生平僅見!

“好啊,好!”熊弼臣激動得熱淚盈眶,有相見恨晚之意,再一看賈琮的桌子上,筆墨紙硯放得規整,定是沒想到今日不能來上學,是以,將一本《大學》放在最上面,預備著今日的功課。

庶子,不為父親待見,大冬天裡在門前跪著求一條生路,可見賈琮在榮國公府並沒有得到培養。但其出口成章,詩詞俊美,寫這樣一手好字,其天賦之高,當得起文曲星下凡。

不說將來金榜題名,只說這一手字,雖看上去筆力略顯不足,但假以時日,將來未必不能成為一代宗師,名垂千古。

可這孩子才多大!

熊弼臣兀自氣悶,若非他克己復禮,一定會說一句,也難怪寧榮二公後繼無人,好好的一個孩子,要被自己家裡給耽誤了!

熊弼臣卻也無法,將一面筆記,在心裡描摹了一遍用筆,架構和筆鋒後,才戀戀不捨地放下。

今日,泰啟帝沒有來,熊弼臣的課上完了之後,被泰啟帝召見,賜宴。

兩個人的宴會上,泰啟帝問道,“今日,熊先生可是見到賈琮了?”

只有君臣二人,規格卻不低,也充分顯示了泰啟帝對熊弼臣的重視,也足以讓君臣之間有更多的時間交流。

熊弼臣道,“回皇上的話,今日賈琮並沒有來,臣問過了,榮國公府將其禁足,莫非,寧國公府一案,與賈琮相關?”

相不相關,泰啟帝已經從忠順王處知曉了個大概,但一些觀點是忠順王推測的,對帝王來說,證據只是次要的,他的主觀論斷才是主要的。

此時的泰啟帝與太上皇那邊正是博弈的關鍵時刻,依泰啟帝的意思,就算不能將八公全部拉下馬,最起碼,寧榮二府是要被革爵的。

太上皇年歲並不大,花甲剛過,他既然修仙,便非常怕死,等閒丹藥不會入口,均是由賈敬等這些替身們先嚐試,服下任何一種丹藥,所有的表現症狀都會詳細記載,確有顯效,他才會服用。

也因此,泰啟帝覺得,將來自己山崩,太上皇都未必會仙逝。

他已經等不及了,雖不敢有弒父之心,這個難度不亞於當初鐵網山之變,但最起碼,他不能年復一年地做一個傀儡皇帝。

泰啟帝鉚足了勁要和太上皇扳手腕,決定不惜一切代價。

橫豎,太上皇如今只有他一個兒子,他當初不光將泰啟帝的其他兒子全部斬殺光了,還將所有的孫子都幹掉了,若是太上皇廢了他這個皇帝,那就只能從旁支去選繼承人。

當老子的狠,當兒子的也不賴。

“並無!”心裡打定了主意,泰啟帝道,“他一個孩子,不過八歲,當時也是兇險至極,被流民追殺,才跑進了寧國公府的後院。”

這些都是眾所周知的事,但熊弼臣才從外地趕來,知道的並不多,且,泰啟帝心裡有了算計,此時也不吝向熊弼臣說些當時的情形,適當帶動引導。

“那些流民,據說也是賈珍安排,沒打算給賈琮活路。”泰啟帝嘆了一口氣,“誰能想到,寧榮二公當年是何等英雄人物,後輩無才也就罷了,竟是如此不濟!”

熊弼臣是何等樣人,若論天下帝師,這一位敢站出來,便無人敢說自己行。

若他對如今朝中的局勢沒有把控,對兩宮之間的爭鬥不瞭解的話,他來上京就是送死。

只他沒有想到的是,泰啟帝為了與太上皇鬥法,打算將一個孩子拉扯進來。

熊弼臣不由得開始同情那個未曾謀面的少年天才了,心中為之惋惜不已,別說一個八歲的孩子了,便是一個八十歲,活成了精的權臣,如內閣閣臣,也不敢做這樣的嘗試。

天子一怒,不管是誰,親兒子都能眼睛都不眨一下地就殺了。

熊弼臣痛心不已,泰啟帝既然當著自己的面說了,可是想自己能夠從中做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