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章 陸稿薦的醬鴨子

還沒等陳慕武開口,大哥陳慕僑就已經胳膊肘往外拐,替張乃燕說上了話。

好在他還算講理,沒有直接替自己的小弟答應,而是循循善誘地勸導起來“小弟,你我既是吃著?江的水和米長大成人的,那麼回饋桑梓也算天經地義。

“如今君謀兄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親蒞寒舍,你在科學方面又有一技之長,理應為家鄉的教育事業出一份力。”

傳承五千年的農耕文明,讓每一箇中囯人骨子裡都有很濃重的鄉土情結。用一個成語典故來說,這就叫作“毋忘在莒”。

陳慕僑就是這樣一個人,去年?江省全境受了水災,他不但捐了一筆錢,還參與到賑災委員會中,為家鄉事物四處奔走,親力親為。

因此,當他聽到有人要邀請自己的弟弟回到家鄉去講學,自然就很高興,想要盡力促成此事。

陳慕武也跟著唱了個喏“小弟謹遵大哥教誨,願意跟著君謀先生回到家鄉去講學。”

柳三變說“錢塘自古繁華”,自五代十國的吳越武肅王錢鏐以降,?江就是全國名列前茅的富庶之地。

有錢不賺王八蛋,陳慕武也很樂於回鄉講學,因為根本不用考慮報酬多寡,給少了,對方自己就會覺得不好意思。

他都開始考慮,會不會有哪個大戶人家的姑娘小姐,不但看上了自己帥氣逼人的外表,還被自己內在的學問所深深打動,最終決定要以身相許了?

當然,這只不過是他口嗨開了個玩笑而已,畢竟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陳慕武年紀還小,還沒有那種世俗的慾望,長得十分漂亮的除外。

“好,好,你能有這個態度,我很欣慰。君謀兄,……”陳慕僑誇了誇自己的弟弟,然後轉頭看向了張乃燕。

“鄭公。”

陳慕僑叫張乃燕的字君謀兄是客氣,但張乃燕要是反過來也稱呼陳慕僑的字鄭相兄,那就是不敬。

畢竟兩人的年紀和地位不同,稱呼上也要分出來個老幼尊卑。

“明天舍弟就要北上赴邶大之約,眼下又是年關將至,不如等過完年之後,再讓舍弟前去故鄉講學,如何?”

“這真是再好不過!那我就替家鄉學子多謝鄭公和漢臣了。”

“不必客氣。”

……

送走了張乃燕這個不之客,陳慕武留在家裡的時間僅剩下一個晚上。

他的行李全部裝進了一個大號手提皮箱裡,還另外帶了一個小號的公文包,裡面裝了幾本最新幾期的《禮拜六》、《紅雜誌》之類的閒書,方便他在火車上打時間。

十六日清早,陳慕武在家裡吃過了臨行前的早餐,在陳老夫人不捨目光的注視下,登上了二哥從錢莊派來的一輛奧斯汀牌小轎車。

一早上都沒有出現的大哥終於姍姍來遲,他的手裡還拎著一個包袱皮。

陳慕僑拉開車門,坐到了自己弟弟身邊,晃了晃手裡拎得東西“我一大早到市場上買來的,今天剛上市的新鮮冬筍,一共兩份,每份三斤,一份送幼漁,一份送啟孟。走吧,我們出。”

胡適前幾天又來了一封電報,詢問陳慕武是否要替他尋個住處。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