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章 各懷心思的眾人

張恨水可不是姑妄言之。

現如今,新文化運動下產生的新文學才是文壇的潮流,鴛鴦蝴蝶派小說這種供人消遣娛樂的讀物,寫得好的話,賺錢是賺錢,但作者們總是自覺低那些新文學作家們一等。

被梁羽生仰慕所以取筆名“羽生”,被金庸稱作是“三四十年代武俠一代宗師”的宮白羽,可謂是享譽海內外的武俠名家。

他在青年時期也曾是新文學的信徒,與魯迅、周作人兩兄弟有過數封書信往來,還曾親自到八道灣的魯迅先生家裡借書還書,在心中一直執弟子禮對兩人以師事之。

但後來宮白羽家道中落,意識到“活著是人生的第一要義”的他,不得不在高額稿酬面前低下了頭,開始靠在報紙上連載武俠小說維持生計。

雖然靠著《十二金錢鏢》一炮而紅,經濟狀況大有改善,但他對自己的武俠創作不但抱愧,而且蔑視,曾直言“(自己)這些無聊的文字能出版,有了銷場,這是今日華北文壇的恥辱”。

宮白羽自感名花墮溷,魂斷藍橋,認為自己辜負了魯迅先生對他的殷切期望,覺得無顏再見魯迅,就自動斷絕了交往。

民囯時期武俠小說作家的文壇地位之地,由此可見一斑。

《射鵰英雄傳》在《益世報》上開始連載已經過了一個星期,報紙的銷量略有提升,編輯部裡也收到了幾封關於這篇小說的讀者來信,有人詢問姚馥蘭小姐的詳細資訊,有人則希望能每天的連載中多加些字數。

沒錯,即使陳慕武已經給編輯部交了十萬字的存稿,但《益世報》上還是雷打不動地按照每天刊登一千字的度連載。

主要是每期副刊的版面就只有那麼大的位置,想要增加小說的字數,要麼就刪節其他的內容,要麼就只能在每期中多行一張四版。

無論採取上述兩種辦法中的哪一種,都有很大的風險,所以成舍我決定多觀察一陣後再做決定。

張恨水自然就認為,陳慕武打扮得衣冠楚楚,又能寫出那麼好的小說,卻不願意用自己的真名,就是因為抹不開面子,丟不起人。

今天一見面,他就更加印證了自己的想法,原來陳慕武在科學上面的成就已經高到能在邶大講學了,那也就怪不得會看不起武俠小說家這種下九流身份了。

其是陳慕武完全不是這麼想的。

他之所以用筆名,一是致敬一下被自己剽竊了作品的金庸先生。

二是怕自己的親朋好友們看到小說後會來問東問西,他嫌麻煩。

尤其是他大哥,倘若陳慕僑問起他寫作的動機和稿費的去向,陳慕武怕自己解釋不清。

沒錯,他也不準備告訴自己大哥關於那幾幅字畫的事情,他怕家裡藏著這麼多寶貝,會給大哥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陳慕武的老校長葉恭綽,就因為一尊毛公鼎被?本人盯上而遠逃萫港,他的侄子葉公,更是差一點兒就死在了小?本的七次酷刑之下。

張恨水本來只想在報紙上描述一下這次講座中的會場情況,沒想到聽陳慕武講著講著竟然聽入了迷。

他佩服陳慕武不但在科學方面的造詣高,同時在歷史方面也有很深的研究功底,一千多年前西漢新朝的舊事隨隨便便就信手拈來,難怪能寫出《射鵰》那樣的好故事!

及至他聽到了陳慕武最後提出的那個開放性問題,更是讓張恨水引了無限遐思。

如果他真的能回到過去,要回到什麼時候?

是到秦朝末年,幫助西楚霸王項羽避免垓下之敗?

還是到東漢三國,讓諸葛丞相不再出師未捷身先死?

是去阻止“靖康恥”的生,還是去避免“臣子恨”的遺憾?

是跟著袁督師到遼東斬殺後金建奴,還是跟著關天培在虎門炮轟英國鬼子?

……

陳慕武自然想不到自己的一場講學,竟讓鴛鴦蝴蝶派宗師級人物張恨水,產生了寫穿越小說的心思。

他只知道自己今天這最後一場,是半個月內的五場講學裡最成功的一次。

兩個小時的講學結束之後,全場掌聲雷動,卻又各懷心思。

魯迅先生為中囯能有像陳慕武這樣在科學研究方面如此精進的人才而感到自豪,同時也為自己二弟能和陳、馬兩家的芝蘭玉樹交往而感到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