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1章 紐約時報的廣告

第163章 111紐約時報的廣告

“丹麥天文學的歷史很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十六世紀的弗雷德裡克二世時期。

“國王陛下把厄勒海峽當中的汶島賜給了天文學家第谷·布拉赫,並且還撥款一噸黃金,在島上給他修建了全歐洲第一座天文臺。

“第谷離開丹麥之後,1637年,國王克里斯蒂安四世又出資修築了圓塔天文臺,這是世界上第二個國家天文臺,僅次於荷蘭共和國的萊頓國家天文臺。

“圓塔天文臺便是我們哥本哈根大學天文臺的前身,因為那座天文臺在哥本哈根市中心,光汙染和交通因素帶來的震動都比較強,所以在1861年,哥本哈根大學才在這裡修建了一個新的天文臺。……”

哥本哈根大學天文臺的臺長,埃利斯·斯特羅姆格倫,親自向到訪天文臺的陳慕武,介紹丹麥天文學和哥本哈根大學天文臺的歷史。

“春風得意馬蹄疾”,作為新科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陳慕武最近風頭正盛。

而作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現者,陳慕武在天文學上,也被視作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新星這個詞,也是在丹麥被次觀測到並提出來的。

而他的提出者,正是這位天文臺臺長剛剛才說起的第谷。

第谷才不是如館長所說的離開丹麥,他是被繼任國王給趕走的。

斯特羅姆格倫絲毫不敢怠慢眼前這位年青人,萬一他來天文臺的目的是要借用此處的天文望遠鏡,現太陽系第十大行星的話。

那麼說不定到時天文臺就可以在天文望遠鏡旁立個牌子,寫上“陳慕武現太陽系第十顆行星時所用的望遠鏡”,然後對想要參觀的遊客收取門票錢,用以充當天文臺展的經費。

同樣都是大學的天文臺臺長,斯特羅姆格倫的商業頭腦遠遠出了劍橋的愛丁頓。

後者只希望他最近撰寫的量子力學科普書籍,能夠趁著其提出者陳慕武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機會多賣出去幾本,然後靠著掙來的版稅,來貼補慘淡經營的劍橋大學天文臺。

聽說前段時間,英國王室專門給卡文迪許實驗室撥了一筆每年一萬英鎊的經費,怎麼這種好事,永遠也輪不到自己這裡?

只可惜,陳慕武這次要讓斯特羅姆格倫失望了。

他並不是來借用天文望遠鏡,也不是來現什麼第十顆行星,只不過是想要借閱幾本天文學期刊罷了。

“斯特羅姆格倫臺長,我這次來不是為了看什麼星星,而且白天也根本就看不到星星,不是嗎?

“我只是最近對仙女座星雲到銀河系的距離問題比較感興趣,聽說美國那邊已經對這幾個星雲做了長時間的觀測,也不知道他們到底出沒出結果。”

聽陳慕武說完他的來意,斯特羅姆格倫又開始自作多情地嘆起了氣“陳博士,我知道,你是看不上我們天文臺的裝置。

“就像你看到的這樣,我們丹麥的天文學研究,雖然祖上曾經闊過,但是現在的光景真是一年不如一年。

“就拿天文臺圓頂下面的那臺望遠鏡來說,我們1895年安裝了一臺十四英寸的折射鏡。

“這臺望遠鏡已經花費了當時天文臺的全部財力,可就在兩年之後,財大氣粗的美國佬兒就在威斯康星州的葉凱士天文臺,建造了一架四十英寸口徑的折射鏡。

“天文學觀測本來就是需要花費大量金錢的一項活動,歐洲越來越窮,而美國越來越有錢。

“唉,也不知道丹麥作為近代天文學的源地,天文學什麼時候才能復興。”

陳慕武在心裡默默吐槽了一句,沒機會了,君不見,你們丹麥的天文學家德萊爾都跑到了英國,還當上了英國皇家天文學會的會長。

他心裡雖然這麼想,但是表面上還是客客氣氣地安慰著這個垂頭喪氣的天文臺臺長,畢竟他有求於人。

“斯特羅姆格倫先生,美國的經濟也只不過是虛假繁榮而已。我想用不了多久,他們的這個經濟肥皂泡就會破裂掉,化為烏有的。”

他這可是透露了一個天大的機緣,如果斯特羅姆格倫的經濟頭腦再強上一些,說不定能從美國股市裡賺出一個兩百厘米口徑的折射望遠鏡來。

……

奧本海默到天文臺跑了許多次,帶回理論物理研究所了那麼多從美國漂洋過海來到丹麥的期刊,但是這些期刊當中全都沒能找到哈勃的論文。

不可能說陳慕武只來一次,就恰巧找到他想要的答案,那他也太天選之人了。

但他此行也不算是空手而歸,因為在哥本哈根大學天文臺的資料庫裡,陳慕武找到了一本1915年出版的《大眾天文學》。

其中有一篇題為《星雲的光譜觀測》,作者是洛厄爾天文臺的臺長助理,維斯托·斯里弗。

從1912年開始,斯里弗就使用塗有感光乳劑的底片記錄星雲的光譜,並透過光譜的移動,來計算星雲的度。

在1915年的這篇論文當中,斯里弗給出來了十五個螺旋狀星雲的移動度。

而在1917年,表在《美國哲學學會彙刊》的另一篇題為《星雲》的論文當中,斯里弗已經測量出了二十五個星雲的移動度。

所謂的哈勃定律,就是指遙遠星系的退行度與它們和地球的距離成正比。

這個定律背後的物理意義,就是說宇宙並不是靜態的,天空中的那些星星,正在加離我們遠去。

在哥本哈根大學天文臺,陳慕武已經拿到了這麼多“星雲”的退行度。

他把這二十五個星雲的移動度,全部謄抄到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