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章 一百三十年一遇

第173章 121一百三十年一遇

前年,愛丁頓確實在他的那本書剛一出版之後,就送給了陳慕武一本。

陳慕武當時也很客氣地說了一句,自己有時間一定拜讀。

可這時間一拖就是小兩年,愛丁頓的這本書,陳慕武卻是一直都沒翻開過。

他現在覺得很尷尬。

那感覺就像是,自己明明已經在微信上和人說過晚安,然後在樓下燒烤攤上羊腰子啃得正香的時候,卻被別人抓了個現行。

陳慕武的第一反應是想要狡辯一下,看能不能把這件事情給敷衍搪塞過去。

但是他又想到多說多錯,只能十分不好意思地向愛丁頓承認,自己確實沒好好看過他寫的那本書。

當然愛丁頓也並不是真的因為這麼一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事情而大雷霆,他的心裡只不過是有一股怨氣沒能洩出來而已。

畢竟任誰辛辛苦苦寫得一本書,還專門給人送了過去,結果幾年之後得知,別人根本看都沒看,知道這個真相之後,一定都會生氣的。

陳慕武決定轉移一下矛盾,來上一出李代桃僵。

聽愛丁頓話裡的意思是,他當然贊同宇宙膨脹學說,也認為陳慕武在量子力學上總結的各種方程也好概念也好,都是物理學上的重大現。

但是即將來英國的那個人不這麼想。

陳慕武覺得或許可以請愛丁頓幫忙,好好勸說一下他的那位固執的老朋友。

“愛丁頓先生,你知道愛因斯坦博士即將去倫敦的皇家學會,領取今年的科普利獎章嗎?”

“我知道有這麼一回事。”

“盧瑟福爵士和我說,這枚獎章其實並不需要到現場領取,可是在皇家學會致信愛因斯坦之後,他仍然表明要親自到現場來領這枚獎章。

“我始終覺得領獎章只是他在英國的藉口之一,愛因斯坦博士的真正目的,可能是要來英國教訓我。”

“我沒明白你的意思,陳。”

他這一番話說的確實沒頭沒腦,愛丁頓怎麼也不能把科普利獎章和教訓陳慕武聯絡到一起。

陳慕武只能把他提出波動方程的機率波解釋,還有不確定性原理之後,愛因斯坦曾經多次或直接或間接的表示他不接受這兩種概念。

他不光曾寫信勸陳慕武放棄歪理邪說,還多次透過《柏林日報》聲反對,在陳慕武獲得諾貝爾獎之後,他還透過哥廷根大學的玻恩讓布萊克特給自己帶話,邀請自己去德國進行交流訪問。

他的兩個好朋友玻爾和埃倫費斯特,也都有意居中調停他和陳慕武之間在學術上產生的矛盾。

而後者更是打著調停的旗號,暗搓搓的希望陳慕武能向愛因斯坦投降。

面對這樣一波又一波的攻勢,陳慕武一直以來都是一退再退,高懸免戰金牌。

但現在愛因斯坦已經打上了門,陳慕武也就只能應戰了。

只希望愛因斯坦不是愛保國,別在最後罵他年青人不講武德。

向愛丁頓描述這期間生的一系列事情的同時,陳慕武也有些想明白了,為什麼在自己提出來量子力學的許多觀點之後,並沒有出現像玻爾一樣和愛因斯坦分庭抗禮的局面。

終究還是因為自己太年輕了,沒有像玻爾因為原子模型而積攢了大量的學術聲望,即使不能趕上愛因斯坦,也能成為他之下的第一人。

現在一個是學術生命只有兩年不到的年青人,一個是從表光電效應論文開始,已經從事了二十年學術研究的領軍人物。

雖然陳慕武獲得諾貝爾獎,但世界上仍然有許多人,因為愛因斯坦的地位和名望,在這場爭論中隱隱偏向於他。

陳慕武覺得自己如果想像玻爾那樣成立一個學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聽陳慕武的講述,愛丁頓也跟著皺起了眉頭。

自己作為老朋友在這個問題上,好像做的確實有點過分。

陳慕武已經在幾篇論文當中,把描述電子運動狀態的波動方程,機率波和不確定性原理都得清清楚楚,有理有據。

但他為什麼還要一直反對這些觀點呢?

愛丁頓似乎忘了他這次來找陳慕武,其實是為了向他來興師問罪的。

他反而開口安慰道“陳,我堅信你在量子力學當中提出來的那些觀點是正確的。如果阿爾伯特真的要來找伱的麻煩的話,我始終都站在你這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