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9章 人命關天的疏忽

這封來自哥本哈根的電報,收報人其實不是陳慕武,而是盧瑟福。

報的自然是理論物理研究所的主任玻爾,他在電報上說,自己將在近期啟程,從哥本哈根坐輪船到英國的諾維奇港,然後坐火車到倫敦的皇家學會參加會議。

他請老師盧瑟福一定要去倫敦見一面,還在電報中特意提到了他最聰明的小師弟,陳慕武,也務必要跟著老師一同前來。

於是在陳慕武剛從巴黎返回劍橋大學,回到卡文迪許實驗室,盧瑟福就讓查德威克把他叫到自己的辦公室,給他看了這封電報。

玻爾去皇家學院開會,這既意外又不意外。

不意外的是,皇家學院在去年就公佈了1926年年初新接納的會員名單。

玻爾和普朗克都榜上有名,他們將成為皇家學院的外籍會士。

或許看上去很奇怪,玻爾和普朗克,在物理學上取得成就闖出名氣的時間,比陳慕武要早得多。

可為什麼他們直到1926年,才成為皇家學會的會士呢?

這可比去年就成為會士的陳慕武還晚了一年!

皇家學會會士的構成,分為三種情況。

一種就是正式成員,也就是俗稱的會士frs,fe11oshipoftheroya1society。

另外一種則是像玻爾這種外籍會士,formemrs,foreignmemberofroya1society。

最後一種是榮譽會士honfrs,honoraryfe11oshipofroya1society。

這三個頭銜分別會授予不同的人群。

榮譽會士完全就像名字帶的那個單詞一樣,純粹就是一種榮譽頭銜。

獲得者也算是為科學研究做出過一定的貢獻,但是取得的成就還不足以獲頒會士或外籍會士。

至於會士和外籍會士,則都是在科學研究上取得了足夠成就的人。

兩者之間的不同點在於,外籍會士的國籍,和取得主要成就時的地點都不在英國及其海外殖民地之內。

陳慕武雖然是中囯人,可是他在物理學和天文學上取得的研究成果,都是在英國本土進行的,所以他才能獲得會士頭銜,而不是外籍會士。

這也算是英國學界對他的一種認可,那意思就是說,你是我們自己人。

在未來,卡皮察也同樣如此,即使他是一個蘇連人。

其實皇家學會外籍會士,更像是個榮譽稱號,獲得此稱號的學者們,沒必要親自到倫敦參加入會儀式。

普朗克雖然比老湯姆孫小兩歲,今年也已經是六十八歲的老人。

他這一把年紀,肯定是不會先從柏林坐火車到法國的加萊,然後再轉輪船折騰到英國了。

陳慕武本以為玻爾肯定也和普朗克一樣,不會到倫敦參加入會儀式。

但沒想到電報上說他居然要親自前來,這才讓人感到意外。

玻爾上一次訪問英國,還是在1923年。

當時的他風光無限,理論物理研究所的大樓剛竣工不久,前一年年底,他又獲得了1922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那一次到訪英國,玻爾見到了自己在英國的老師、同學和同行,順便領取了曼徹斯特維多利亞大學和劍橋大學的兩個榮譽博士學位。

在這之後,玻爾就一直忙他理論物理研究所的各種事情買地啦,擴建啦,盯著新樓的工程施工啦等等。

基本上這幾年他都沒離開過丹麥,期間只去過一趟鄰國瑞典的都斯德哥爾摩。

這還是為了能千方百計勸陳慕武留在哥本哈根,而陪他去領了一次諾貝爾獎。

1924年的索爾維會議玻爾也沒參加,所以他已經有快三年的時間,沒有和自己的老師盧瑟福見面了。

於是玻爾選擇參加這次在倫敦舉辦的皇家學會外籍會士的入會儀式,也想著到英國見見自己的老師和同學。

當然,還要順便再揮舞幾下鋤頭,嘗試一下,能不能把他的師弟陳慕武給挖到哥本哈根去。

這個小夥子有些不地道,明明之前自己也曾經問他,是不是認為物理學未來會在導在低溫方面取得進展,否則為什麼要把那個本留學生送到荷蘭的萊頓大學?

陳慕武當時信誓旦旦地保證,低溫物理學或許會有些進展,但是主流絕對還是在量子方面。

結果他回到英國之後,就連了三篇論文,篇篇都是在低溫物理學實驗上取得的成果。

玻爾不理解,為什麼陳慕武要騙自己這個忠厚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