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8章 希爾伯特不服輸

全世界的數學家們給陳慕武寄來的信大概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稱讚,誇他在數學上取得了重大成果,寫信過來,是想要進一步進行學術交流。

第二種,就覺得陳慕武是來拆臺子的,希爾伯特沒有錯,希爾伯特提出來的計劃也沒有錯,完全就是陳慕武這個外行搞出來的小題大做。

但總的來說,這些信件裡還是前一種比後一種要多的多。

希爾伯特收到的信件同樣也分為兩種。

一種是安慰,說希爾伯特老先生一輩子在數學上已經取得了非常多的成就,這一次的失敗瑕不掩瑜,說明不了什麼。

另一種則是感到迷茫,前來尋求建議,陳慕武的不完備性定理一出來,數學大廈的根基都倒了,那未來應該何去何從?

突然收到這麼多封信,希爾伯特本人感到非常奇怪。

無論是安慰他的,還是尋求建議的信,他都不能理解。

自己明明沒犯錯,出錯的是陳慕武的那篇論文,為什麼他們卻都表現的這樣呢?

朕正欲死戰,眾愛卿何故先降?

越琢磨越覺得不對勁的希爾伯特,讓馮·諾依曼送來了已經郵寄到哥廷根多日的《自然科學會報》。

他從頭到尾仔細閱讀了一遍陳慕武論文的完整版,忽然覺得稍微有點不確定了。

可是新招來的這個助手馮·諾依曼人微言輕,他在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拿的還是化學博士學位。

他雖然一直說希爾伯特計劃失敗了,可是希爾伯特不太相信,馮·諾依曼說的話。

郵差又一次送來了一批來自世界各地的信件,希爾伯特從中翻出來了同樣來自瑞士都蘇黎世的一封。

寫信的人是他的好學生,赫爾曼·外爾。

外爾同樣是一位有名的數學家,也是希爾伯特在心中欽定的,將來要繼承自己衣缽的人選。

如果沒出什麼意外的話,希爾伯特覺得自己再幹幾年就退休,享受人生當中最後幾年悠閒的生活。

退休之前,他就要向哥廷根大學的校方推薦外爾,讓他們把他從蘇黎世請回來,繼任數學研究所的所長。

可現在意外偏偏要出來了,不知道在這種變故之下,希爾伯特是要按照原計劃退休,還是會提前或者推遲幾年?

馮·諾依曼不被希爾伯特認可,但外爾他還是非常認可的。

外爾過了好幾天才給他寫這封信,裡面的內容應該都是深思熟慮後的肺腑之言。

不知道他是來支援自己,還是要安慰自己呢?

如果外爾認為希爾伯特是正確的,那麼他這個當老師的也就沒有什麼必要再去操心。

也就是過了兩千多年的時間,人類展得越來越文明。

否則的話,一個不知好歹的門外漢,在數學界搞出來一場虛驚。

這要是放到古希臘,陳慕武絕對會像希帕索斯一樣被喂鯊魚。

希爾伯特急忙拆開了這封來自瑞士的信。

雖然外爾小心翼翼斟酌了許久的措辭很隱晦,可希爾伯特明白,自己這個學生同樣也認為,陳慕武的不完備性定理,推翻了一直以來都尋求創立的那個宏偉計劃。

前有羅素,後有外爾,這兩個人都說希爾伯特計劃不可能實現。

他雙手顫抖著放下信,空洞的雙眼裡充滿著迷茫。

前一秒,希爾伯特還在琢磨著給陳慕武送到愛琴海中洗一個海水澡。

但這一秒,他的大腦中只有一個念頭,我錯了?我真的錯了?

希爾伯特突然又想到自己那個英年早逝的老朋友,龐加萊,在由羅素悖論引的第三次數學危機被暫時解決之後,打的那個比方。

“為了防狼,我們用籬笆把羊群圈了起來。可誰也不知道,現在籬笆裡面還有沒有狼。”

龐加萊話中的狼,指的就是以羅素悖論為代表的那一系列語義悖論,羊群則是數學大廈。

而籬笆,則是策梅洛在19o4年提出來的公理體系,又被弗蘭克爾於1922年加固完善。

沒錯,zf公理體系解決了第三次數學危機,解決的辦法不是證明了羅素悖論不是悖論只是佯謬,而是像驅趕狼一樣,把羅素悖論裡面構造的那種集合,排除在了集合論之外。

可憐的希帕索斯,肉體被消滅在了大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