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章 實驗室代理主任

終於,終於。

歷經了那麼長的時間,從構想到遊說經費,從設計圖紙到向工廠定製,再到最終的於劍橋郡內組裝成型並且成功驗收,投入使用。

這臺劍橋大學第一臺,也是全世界第一臺粒子加器的誕生過程實在是命途多舛,從無到有經歷了很長的時間。

剛結束回國探親重返劍橋大學,在下火車的那天早上,連帶回來的行李都還沒來得及放回三一學院,就被急不可耐的老師盧瑟福從火車站的站臺,急匆匆地拉到了粒子加器所在的那間屋子,見證了粒子加器的建造完成。

從那天開始,陳慕武就知道,這個用質子束轟擊鋰原子的實驗,最終成功只不過是一個時間問題。

畢竟有著全世界最好的實驗器材,有著完善的理論支援,實驗所需的兩種原材料,不論難以,也都已經準備好了。

更關鍵的是,實驗小組其中的一個人,上輩子憑著自己的力量,就已經完成了這個實驗,還在幾十年後因為這個實驗的功績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天時地利人和,所有條件都已經很充足,如果就算這樣還是沒能做出想要的實驗結果的話,陳慕武就真要懷疑,是自己穿越再一次引了蝴蝶效應,還是說他穿越到了一個物理規律和上輩子完全不一樣的新世界?

好在陳慕武只是杞人憂天,他根本不需要自我檢討,產生自我懷疑。

回到劍橋大學之後,沒過太多的時間,考克羅夫特就從外面回到了卡文迪許實驗室,向陳慕武通報了實驗結果,他們成功地在實驗產物中檢測到了一種不同於入射質子的新物質,現在還在計算當中,估計用不了多久就能知道這個新物質究竟是什麼了。

是什麼?當然是阿爾法粒子,也就是氦原子核咯!

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卡文迪許實驗室又添了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級別的重大成果,而且這次陳慕武故意沒有過多地參與到其中。

他只是在粒子加器專案立項初期,曾經參與到了起電機的原理設計,以及經費化緣這兩件事情當中。

在專案落地開始進行到設計施工之後,陳慕武就一直處於半退隱的狀態,優哉遊哉地當上了甩手掌櫃。

到了後期他回國的時候,希望粒子加器早日建成的盧瑟福,更是隔三差五就往趙忠堯考克羅夫特這邊跑一趟來視察工作,他甚至比陳慕武還要上心這邊的工作。

陳慕武之所以這麼做,一方面是因為事情太多,而粒子加器這邊要理論有理論,要技術有技術,是最不需要他去惦記的一件事。

另一方面也是他在有意地放權,想要看看這個專案如果沒有自己參與的話,那麼獲得諾貝爾獎的機率會不會比有自己參與高上那麼一點。

二十多歲,年紀輕輕,沒過幾年就又獲得了一次諾貝爾獎,這件事情應該不怎麼現實。

諾貝爾獎又不像奧運會金牌那樣唯成績論,評委會也是要面子的嘛!

讓陳慕武隔三差五就從這邊拿走一個獎的話,那麼諾獎的權威性何在?

考克羅夫特來向自己報喜,陳慕武很高興,當即就想跟著他回離子加器那邊,看看他們的實驗結果。

但高興之餘,陳慕武又轉念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約翰,盧瑟福主任那邊,你通知了沒有?”

考克羅夫特搖了搖頭“陳博士,還沒來得及,實驗出成果後的第一時間,我就來到了你這裡。”

這怎麼行?

造粒子加器的錢,雖然實際上是陳慕武到二王子約克公爵,到皇家學會的開爾文基金會,到卜內門化學工業公司四處“化緣”得到了,可是這筆鉅款的真正支配者,還是老師盧瑟福,他這個主任也是整座卡文迪許實驗室中最大的官。

陳慕武很尊敬盧瑟福,而且他也沒有狂妄到像西北大將軍年羹堯一樣,讓自己的手下“只知道君令,不知道皇上”。

盧瑟福一直都惦記著粒子加器這邊的事情,如果取得第一個成果,卻沒能在第一時間通知自己的老師,陳慕武覺得這完全就是一件得罪人的事情。

“那我們先去通知盧瑟福主任一聲,然後再去你那邊看看實驗的最終結果。”

說完,陳慕武就從座位上起身,帶著考克羅夫特來到盧瑟福辦公室的門外,敲響了房門。

得知忙活了將近一年的粒子加器,在上面做的一個實驗成功完成,盧瑟福自然是很高興的。

他的第一反應和陳慕武的差不多,也是從椅子上站了起來,要到那間實驗室裡親眼看一看。

和陳慕武不一樣的是,盧瑟福往上再沒有頂頭上司,他能夠隨心所欲地決定自己去向。

在步行前往去粒子加器那間實驗室的路上,盧瑟福一直都在誇陳慕武這次又給卡文迪許實驗室取得了大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