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章 教皇他有幾個師?

和羅馬教廷那邊約定的同教宗見面的時間,是在兩天之後,所以陳慕武與哈勃這次算是提前到達。

羅馬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城,當然有很多世界聞名的景點和古蹟,只是現在天色已晚,明天又有一整天的時間,還不至於爭分奪秒到如此緊迫的境地。

出了火車站,費米沒有著急回到自己所任教的羅馬大學,而是繼續幫他們找好旅館安頓下來之後,才獨自告辭離開。

臨別之前,費米還不忘告訴陳慕武,說自己明天早上還會過來,請他們一定等著自己到來,千萬別獨自行動。

“這個費米教授人還挺不錯的,是你認識很久了的朋友嗎?”

費米走後,結伴到旅館旁的披薩店裡吃晚飯的哈勃,坐在餐桌旁好奇地問道。

“也不是,他是我到了義大利以後才認識的,算是科莫會議主辦方那邊一個負責接待的工作人員,但同時也是一個很厲害的理論物理學家。”

陳慕武實話實說。

聽完陳慕武的這番話後,哈勃心中有著幾種不同的看法。

他一是感覺陳慕武雖然年紀輕輕,但是個人魅力這方面真是沒的說。

科莫會議滿打滿算也就開了一個多星期,在這麼短的時間裡,結識到了一位幫著他倆忙前忙後、跑東跑西的本地人新朋友,那陳博士必須要拿出足夠多的東西吸引到別人才行。

可是哈勃又對陳慕武說費米是一個很厲害的理論物理學家,持懷疑態度。

雖然天文學和物理學之間“隔行如隔山”,但哈勃畢竟是美國正統的大學教育系統中培養出來的高階博士人才,他的物理學水平不能算得上是精通,可也要比普通人高出不少。

哈勃總覺得一個人既然說是理論物理學家,那就不可能像費米一樣,在火車上向自己提出來那麼多匪夷所思的問題,然後又在臨下火車之前,說出“經過計算得知,外星人應該存在”這麼荒謬的話。

當時哈勃聽到費米提出來的這個結論之後驚訝不已,他完全不理解,為什麼對方可以在公共場合裡堂而皇之地說出那麼聳人聽聞的話。

而更讓哈勃驚訝的是,車廂當中的義大利人,似乎都對費米得到的這個“結論”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臉上的表情毫無變化,大家一點兒反應也沒有。

義大利人的思想都這麼開放嗎?

後來直到到了旅館,聽費米用義大利語替他們兩個人預定今明兩天的房間,哈勃才意識到了另一件事,那就是費米在火車上和陳慕武說的“外星人確實存在”的那番話時使用的是英語,所以自己才能聽懂,相反車廂中的大部分義大利人都聽不懂,所以才沒有出現過激的表現。

哈勃很想繼續費米的話題跟陳慕武繼續探討下去,問問他是為什麼那麼篤定地支援外星人存在這個無厘頭的結論。

可他看到了坐在餐桌對面的陳慕武心不在焉哈欠連連,只好把這些話暫時先存放到肚子裡。

羅馬比米蘭更靠南,更靠近近代披薩的源地那不勒斯,所以披薩的制式更加正宗也更美味。

加了各種味道濃郁的乳酪的義大利麵,他不太能吃的習慣,但一路向南,披薩確實越來越合他的口味。

陳慕武真覺得自己的這次義大利之旅結束以後,回去之後應該會胖不少斤。

他同時也有點憤懣,恨為什麼歐洲的物理學術中心不是飯菜更好吃的法國或者義大利,而是孤懸海外的英倫小島。

第二天早上,費米在兩個人還沒起床的時候,就已經再次到達了他們所住的旅館。

羅馬算是費米的主場,為了今天能夠做一個稱職的導遊,他還特意開了一輛菲亞特5o1小汽車,以方便在羅馬城內的各個景點之間穿梭奔波,不至於再像在前兩天在米蘭時的那樣,出行時所搭乘的交通工具不是11路,就是有軌電車。

吃過早飯以後,陳慕武和哈勃就在費米的帶領下,開啟了新一天在義大利都的遊客之旅。

羅馬市內知名的景點有許多,排在第一的當然就是那個奴隸英雄斯巴達克斯“工作和生活”過的地方,羅馬鬥獸場遺址。

費米帶他們去的第一站也正是此地,雖然只是遺址,但是那些高大的斷壁殘垣同樣雄偉的很,讓人看一眼就能聯想出,在古羅馬時期這個地方究竟有多熱鬧非凡。

鬥獸場外的遊人不算多,畢竟在沒有客運飛機的年代裡,出國做一次長途旅行不算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在柏林讓奧本海默給自己買的那臺徠卡相機,於陳慕武的這次義大利之行中派上了大用場,他不但在科莫給來開會的知名的不知名的物理學家們都拍了很多照片,為後世的人們留下了很多寶貴的影像,而且他還在米蘭和羅馬兩地的參觀中瘋狂按快門拍了許多遊客照,成為了景點周圍最靚的仔。

離開羅馬鬥獸場,費米又開著車帶兩人去了萬神廟。

這裡是羅馬城內儲存最完好的一棟古羅馬時期的建築,早先的用途是羅馬神廟,但後來卻被改造成了天主教堂。

文藝復興之後,萬神廟又成為了許多藝術家的埋骨之地,其中最有名的當屬代表作是《雅典學院》的“文藝復興三傑”之一,拉斐爾——並不是那個戴紅色眼罩用雙鐵尺的姆巴佩的隊友。

倫敦的西敏寺裡埋了不少的科學家,羅馬的萬神廟則是藝術家們的最終歸宿,還真是各個國家有各個國家的國情。

就像《蒙娜麗莎》這幅畫被收藏在法國的盧浮宮一樣,萬神廟裡的文物也難逃其他列強國家的洗劫。

萬神廟內的大理石支柱上,雕刻著的一些浮雕就被人給剝離下來,收藏到了大英博物館裡。

說起這件事,陳慕武很是感同身受,他和費米不約而同地一致對外,隔空對著不當人的強盜英國佬們一陣破口大罵。

除了鬥獸場和萬神廟,費米又帶著他們兩個去了他自己認為羅馬城內比較有名的其他地方,像什麼許願池,什麼西班牙廣場等等。

作為羅馬本地人,費米生於斯長於斯,他這次可不像在科莫湖畔那樣照本宣科,當然他也沒指著身後的萬神廟,用羅馬本地方言不屑一顧地說著“這爛慫萬神廟有撒可看地”這種話。

像在米蘭時一樣,因為時間有限,陳慕武在羅馬城裡也只不過是走馬觀花地遊覽了一遍。

看費米的樣子,他好像是實在都想不到羅馬本地還有什麼值得一去的地方了,他轉過頭來剛想和自己說話,坐在副駕駛上的陳慕武卻突然先開了口。

“那個,恩利科,我記得好像有一個大理石圓盤上面,刻著一個老人的人臉,而且這個人臉上還張著大嘴,據說人們會把手伸到他的嘴裡面,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說的是謊話的話,那麼老人的嘴就會突然閉合,咬斷說謊人的手指頭。

“羅馬城裡是不是有這麼一種東西?我知道這個傳說當然是假的,但是它在什麼地方?我有點好奇。”

陳慕武也做了一回千反田愛瑠。

他其實對羅馬這個成分的認知十分有限,除了鬥獸場以外,大部分知識都是從一部黑白電影《羅馬假日》當中學習到的,雖然到時候看那部電影的目的,也不是為了去了解有關羅馬的知識,只是為了去欣賞奧黛麗·赫本年輕時候的盛世美顏。

但不得不說,這部電影成為了羅馬這座城市的一部完美宣傳片,即使過去多年之後,還是有很多人會因為一部電影,就把羅馬列為自己此生必去的城市清單裡面。

陳慕武所描述的這個景點叫做真理之口,是那部電影裡面的一個著名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