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0章 人類進化的極限

“但我還是拒絕了他的一番好意,因為我可不想和你們這些德國的物理學精英們搶位置。”

看到泡利臉上的表情肉眼可見地嚴肅了起來,陳慕武連忙又補充這麼了一句。

他這次來到索爾維會議,計劃表上的任務之一,就是想要和泡利修復關係,而不是讓兩個人之間的關係更加交惡。

既然柏林大學的物理學終身教授職位,還有未來可能到手的系主任位置,對泡利來說如此重要的話,陳慕武萬不想因為自己剛剛的話,而讓後者對自己的誤會變得越來越糟糕。

——雖然在之前的談話中,普朗克確實再一次地舊事重提,心心念念仍然不忘想把陳慕武從劍橋大學手中撬到德國來。

愛因斯坦雖然和陳慕武的學術觀點不同,但他也很同意普朗克的這個想法。

只要陳慕武到了德國去了柏林大學,他就有更多的時間能說服對方量子力學為什麼是錯誤的。

等到把陳慕武的思想撥亂反正之後,愛因斯坦也能夠近距離地對這個年輕後生監督,讓陳慕武以後的學術研究不會再像量子力學這樣“誤入歧途”。

而且有了陳慕武這樣一個物理學天才來到柏林,對德國年輕人當中的物理學展來說,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他的天才光芒非但不會掩蓋其他人出的羸弱火苗,反而還會像那條鯰魚一樣,透過充滿力氣的不斷扭動折騰,讓船艙裡的其他魚意識到危機感,從而煥出勃勃生機。

陳慕武不想去德國不是因為討厭普朗克和愛因斯坦,還有泡利,單純是因為他不想和德國越來越癲狂的政壇扯上關係。

——紐倫堡的某個會議在八月份已經成功召開,德國的法xx主義團體已經越來越成氣候。

雖然愛因斯坦誤以為他是一個和墨光頭談笑風生,支援絕對集權的法xx主義分子。

可事實上是陳慕武完全對他們不感興趣,甚至還非常牴觸。

他根本就不會去柏林大學任教,而且估計都不用自己提醒,嗅覺敏銳的猶太人泡利就會在山雨欲來之前,及時逃離那個未來可能會變成魔窟的地方。

只是可惜泡利心心念唸的物理系主任的頭銜,到頭來卻是如夢幻泡影,可望而不可及。

原時空愛因斯坦能夠順利離開德國,是因為德國對猶太人下手的時候,他那時正在美國進行一場研究訪問工作。

所以愛因斯坦才僥倖沒有被十萬馬克的高額懸賞買去人頭,僅僅是隔著大西洋眼睜睜看著寓所被查抄,書籍被焚燬,財產被沒收而已。

陳慕武覺得等未來幾年要幫助愛因斯坦脫離魔爪的時候,他同樣可以復刻上面的這種辦法。

美國人能夠靠著砸錢邀請愛因斯坦去美國講學,那陳慕武自然也一樣可以。

他甚至都不需要砸錢,只需要說上一句邀請愛因斯坦到劍橋或者斯德哥爾摩來度個假,順便見面聊一聊量子力學是不是正確的這個問題,估計後者就會飛奔到自己的身邊。

馮·諾依曼也是如此,等他從希爾伯特手下出師之後,陳慕武就邀請他到瑞典任教。

親眼從報紙上看到德國法xx的罪行後,只要不是傻子,就絕對都不再回那個對猶太人來說是人間煉獄般的國家。

畢竟,“猶太人可是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

只有海森堡,陳慕武對他的未來無可奈何。

上面提到的三個人,都是將來會在德國受到迫害的猶太人,陳慕武透過或有意或無意的舉動幫助他們無可厚非,說不定還會得到對方的感激。

而海森堡作為根正苗紅的日耳曼人,在他的心中德國就是自己的祖國。

在原來的時空當中,他並沒有感覺到自己國家在某些方面的事情上做的有些問題,在現在估計也很難讓他扭轉這一觀點。

所以應該如何才能把海森堡透過挖牆腳的手段,把他挖到自己這邊來?

還是說就把他留在德國,聽之任之令其野蠻生長好了?

但他不會提前指出這件事,讓泡利的美夢再多做上幾年吧。

陳慕武的拒絕,讓海森堡有些失望,他低下腦袋嘆了口氣“唉,陳博士,您這又是何苦呢!偏偏要在一棵樹上面吊死。我們早就想和你一起研究物理理論,在劍橋大學和量子力學講義編寫小組的幾個人共同研究工作的那幾個月,給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聽說您最近又在實驗方面取得了一些新成果,現了重氫和氦-3。換做是別人我可能要多說幾句恭喜,但是這個人是你,我只能說,這不過是陳博士的正常操作罷了!”

他身邊的馮·諾依曼跟著不住地點頭,去年他也是那個編寫小組的成員之一。

泡利剛剛的緊張情緒,現在變成憤怒轉移到了自己師弟海森堡的身上。

陳慕武都說他不去柏林了,還這樣情真意切地屢次邀請做什麼!

而且馬屁還一拍起來就沒完沒了,這哪裡是拍陳慕武的馬屁,分明是連著給了把陳慕武當成競爭對手和學術研究上的仇敵的泡利幾個響亮的巴掌!

“只是做了幾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不算多麼重大的現。這次會議上我要宣講的內容正是和前不久的這幾個實驗有關,如果伱們感興趣的話,等到時候稍微認真聽一下就可以了。”

陳慕武又在房間裡天南地北地聊了幾句有關物理學的話題,問了問這段時間海森堡和馮·諾依曼的研究方向,就漸漸把聊天的話題不那麼生硬地轉移到了日常生活中。

“因為這次到達比利時的時間是白天,所以我現在來的路上透過玻璃車窗,簡單觀察了一下京城布魯塞爾的城市建設。

“我看到離這個索爾維宮所在的公園不遠處,就有一家劇場,有很多人正在售票處門前排隊等著買票,難不成是因為最近有什麼好的戲劇上演了嗎?”

“不是戲劇,是電影,”

馮·諾依曼搖了搖頭,指出了陳慕武故意在話語中留下的“破綻”

“美國好萊塢的米高梅公司,今年初行了一部電影,在美國國內爆火之後,現在終於能夠引入歐洲。

“因為報紙上不斷宣傳這部電影在美國取得的天價票房,還有女演員美麗動人的容貌和嫻熟完美的演技,很多人都想著到電影院一探究竟。

“在德國國內,每家電影院的門前都排著很長的購票隊伍,聽您這麼一說,看來在比利時也同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