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十三章 你跟我講法制我都想笑

聞言,張靄已經是惱羞成怒,一張臉憋得通紅地指著趙光美問道“不知殿下,因何而辱我?臣乃御史,乃是風聞奏事。縱是彈劾於您和商行,也是完全出自一片公心,折上所錄之事,無一例外,全是證據確鑿,絕沒有半點差錯,殿下當眾如此辱臣,若是不能說出個所以然來,今日臣,便要撞死在這大殿之上!”

“噗呲。”

趙光美又笑了出來。

“抱歉抱歉,那個,啥,真是不好意思哈,實在是對不起,實在是你太好笑了,你別撞死,來來啦,過來坐,哦你沒坐,過來站會兒,咱們慢慢說。”

“你……哼!倒要聽聽殿下的高見。”

張靄愈的惱火,總覺得這趙光美分明是在故意羞辱自己,然而人家畢竟是秦王,而且素來邪門沒規矩,想了想,卻是也只好暫且忍耐下來。

不過這還真是冤枉了趙光美,趙光美本人還真沒有要故意羞辱他的意思,事實上這老頭雖然討厭,雖然總找自己的茬跟自己過不去,不過趙光美卻覺得他還真是挺可愛的。

趙匡胤拿他當魏徵在用,這是在自比李世民呢,偶爾噁心一點,忍忍就算了,誰讓他那麼虛榮,在意一個青史上的名聲呢?他自然不會壞了大哥好不容易做的秀。

趙匡胤也好奇地道“我心中也不怎麼理解,你的那個商行能賺錢,這是你的本事,可是明明伱是少繳了稅了,為何分出來的利潤,反而會比正常的賦稅多出來許多呢?”

趙光美道“這又有什麼難以理解的呢?老實說,今年這還是因為是頭一年,尤其是重工那邊投入大產出少,明年,說不定我要上繳的稅賦比現在還要再多一倍呢。”

“這倒是奇了,難道是你點石成金了不成?”

“先,天下的財富本質上並不是固數,不是說我這多賺了一文錢,天底下就會有別人少賺一文錢,沒這個說法的,商行之所以賺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生產力得到了展,生產效率和生產技術得到了提高,此為一。”

“再者,自然就是這稅賦了,大哥你可知道,一個商賈,如果正常做買賣,規規矩矩的繳納稅賦,他要繳納的稅是他利潤的幾成?”

“幾成呢?”

“至少六成,如果他賣得還是鹽、鐵、茶、醋、酒等管制之物,恐怕這利潤便是八成、九成,這還沒算間架稅,老實說,市面上若真有如此老實本分之人,他也別做什麼買賣了,萬貫家財也不夠他賠的。”

“這是為何?”

“因為你若是當真繳了六成的利潤做稅賦,剩下的四成都未必夠你維持的,而如果別人家只繳三成,稍微降點價你都受不了,這一來二去,這不叫做買賣,這叫為國家做貢獻,舍小家為大家了。”

趙匡胤皺眉道“你的意思是說,商賈之人中,多數都在偷稅漏稅?”

“不是多數,是所有,無非是有的人逃得多一些,有些人逃得少一些罷了。老實說,我也是幹了這個商行,有些事才漸漸的有了瞭解,大哥您信不信,民間的這些個大商賈,三分的稅賦給了朝廷,就至少有九分的稅賦用來上下打點,肥了那些貪官汙吏,而最終大家到底繳納多少稅賦,其實拼的還是誰更有背景,誰跟當地官府的關係更好,稅法?你跟我講法制我都想笑。”

趙匡胤聞言臉色大變“竟有如此嚴重?那,那是稅法,定得太高了麼?”

“跟高低沒有關係,本質上,還是在於這稅基,到底出在誰身上的問題,說實在的,這天下不繳稅的又何止是我這商行呢?李筠和符彥卿他們繳稅麼?那些大一些,有一定能量,關係的商賈,他們繳稅麼?鄉間擁有大量土地的豪強地主,他們繳稅麼?”

“我朝稅法基本延承於唐朝的兩稅法,其中財稅部分,設計的本意大多乃是為了讓那些真正有錢的富戶多繳稅,貧困無依的百姓少繳稅,比如間架稅,這個稅賦本意上是透過一個人居住的宅子的大小,評估城郭市民的房產價值,然後固定收取一定的房產稅負,採用的乃是累進稅制,應該是房子越大,繳稅就越多。”

“然而實際上實施起來,一間宅子到底有多大面積,裡面的傢俱陳設到底值幾個錢,這個宅子的區域位置到底是黃金旺鋪還是鳥不拉屎,這一切到底是誰來評估呢?如果我本來需要繳一萬貫的稅,那我賄賂稅吏和地方官員一千貫,能不能少繳一些,只繳二百貫呢?”

趙匡胤不禁皺眉道“可是,朝廷依舊每年能收上近千萬貫的財產啊,難道,民間的工商兩業,居然已經如此繁榮富裕了麼?”

“那自然是不可能的,每個府,每個縣,大體應該收多少稅,其實或多或少都是有個定數的,你得說得過去,因此,大商賈少繳的那些稅賦,終究是要在小商賈,甚至是普通市民,乃至於鄉野的農民身上加倍的收回來的。”

“說是農民不繳雜稅,名義上收得都是商業稅,但其實這個重擔,還真就都是壓在農民身上的,因為農民是沒有定價權的,朝廷又只收錢不收實物,以絲綢為例,一名農婦種桑、養蠶、繅絲、織布,一年到頭能織個半匹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