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零八章 八項規定

誰也想不到,趙光美的反擊,第一個叫來的人居然是曹彬。

面對官家被打這樣大的事情,趙普暫時接管開封府之後雷厲風行的就搞了一次上上下下的大排查,折騰的烏煙瘴氣,甚至將趙光義最信任的手下之一的姚恕給舉薦走,調走去外地當知府了。

然而趙光美那頭卻幾乎是什麼動靜也沒有。

那些時時刻刻關注著趙光美的人也只知道,他只是叫來曹彬去自己的府上聊了半宿,然後,他居然真的就該幹啥還幹啥了。

雖然曹彬以前當過酒務官,但大家還真有點想不明白這是在幹啥,稅法,酒務,這些東西跟曹彬又有什麼關係呢?

短短兩天之後,居然由曹彬遞上了摺子給趙匡胤,趙匡胤又親自下了詔予以了批准,既,“全面推進及落實大宋八項規定疏”,而曹彬則是在保留了商行職位的同時,又幹脆在樞密院下單獨加了個差遣,專門負責這八項規定的落實,直屬上級領導為樞密院直學士,也就是還是趙光美。

詔書和八項規定的全文下來之後,滿朝文武,一時間全都不禁變了臉色,然後在短短半天的時間裡,迅的成為整個開封街頭巷尾最熱議的話題,然而這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其實大家還是忍不住眾說紛紜。

大家有點搞不懂,這到底又是在搞一陣風,是在搞形式主義,還是認真的?

要說是形式主義,可全詔洋洋灑灑近萬字,據說是秦王殿下親自寫的,而且很顯然這是早就已經準備好了的,絕非是一時心血來潮。

秦王殿下什麼時候搞過表面功夫的事兒?

可要說這是認真的……怎麼感覺就那麼扯呢?

改善調查研究、精簡會議活動和檔案簡報、改進官方邸報、加強督促檢查、改進警衛工作和出行排場問題、嚴格文稿表、厲行勤儉節約。

僅看這八條,毫無疑問是要整頓吏治,這個大家其實當然也是早有準備,畢竟禁軍都整頓完一遍了,也該輪到他們這些文官了。

然而這八條,越是看細則,越是覺得扯淡啊,這東西根本施行不下去吧。

誰會遵守這麼嚴苛的規定?真要實施的話,豈不是要官不聊生?

那俺們好不容易讀書考試當上官,是在圖啥呢?

然而很快的,短短兩天之後,曹彬居然就開始帶著他的監察組和巡防營開始行動起來了,而且直接是奔著最後一條厲行節儉,廉潔辦公來使勁。

曹彬領著巡防營,不但在各個衙門用大字張貼,甚至還將大字報貼到了大街上的大大小小店鋪,尤其是各個酒樓,門口都被貼滿了,而且還勒令不許摘,不許掉。

其實就三條凡大宋官員,上至宰相,下至胥吏,凡公務宴請,餐標不得過每人一百文,違者罷黜之。

凡大宋官員,上至宰相,下至胥吏,不得接受私人宴請,違者按貪汙論處。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今日起以開封為範,推行光碟行動,凡酒樓、角店、食肆、瓦舍等場,一應酒菜務必節約、慎點,不可浪費。

就這三條,作為了曹彬當前的主抓工作。

因為這還真就是八項規定中最容易查,最好查的部分。

每天飯點兒的時候監察營的人就往各大吃飯一進,客客氣氣地挨桌看一下這是什麼菜餚啊?這是什麼價位啊?這一桌客人中有沒有當朝的官員啊?

沒有?那行,吃好喝好哈,您自己賺的錢愛吃什麼吃什麼,愛喝什麼喝什麼。

有?

什麼情況,是不是吃請?這一桌酒菜多少錢?有沒有過人均一百文的標準?只要是有,立刻就會請回去談話。

甚至如果哪一桌要是明顯點菜點得多了,吃不了了,這幫監察員也會乾脆一屁股坐過去,看著你吃,美其名曰光碟行動,這種情況下,十之八九能跟著蹭一頓飯,而那些無緣無故被蹭一頓飯的人則是難受無比。

不是沒有不服,或是不當一回事兒的,然而曹彬和他的監察隊,連石漢卿都敢抓,趙匡胤的面子都敢不給,他們會慣著誰?

態度好一點倒是都還好說,一般也就是拎回去教育教育,逼著寫一份檢討書,就給放了,該幹啥幹啥,可要是態度不好,管你是誰,真把你往大牢裡扔,然後讓你的上司來牢裡領人。

那大家自然就老實了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麼。

你說這懲罰重吧,其實也真不至於,但是出去吃飯本來是圖高興的一件事兒,結果讓一些大兵拽走又是一頓教育又是寫檢查的,這誰還能快樂得起來啊。

吃個飯不夠鬧心的呢,那誰還吃啊。

以至於現在開封城裡想請這些當官的吃飯可難了,就算是實在關係好的,人家也會說“你別請我,還是我請伱吧。”

然後,十三家酒樓的生意就一落千丈,或者說,特孃的幾乎是徹底沒有了。

大宋有沒有不再法規約束之外,曹彬也不敢管的人?那肯定是有的,但這些人立場上跟趙光美是一樣的啊,他們要吃飯的話只會在樊樓啊。

至於說味道,酒水,服務,天下菜餚出樊樓,想吃好吃的去樊樓不就行了麼,而樊樓的飯菜,至少三樓以下的大廳,還真特孃的就是符合標準,或者說這標準本來就是照著樊樓現在的菜價定的。

老百姓和軍中的兵戶們自然也在嘀咕樊樓明明才是全開封飯菜最好,裝修最好,姑娘最好,位置最好的飯店,那所謂的用餐標準,如果不點什麼山珍海味的話去樊樓吃一頓其實也是夠的,那,那些不去樊樓,反而去比樊樓更貴的地方吃飯的人,那可不就都是貪汙受賄的混賬王八蛋麼?

牙兵階級本質就是普通老百姓的代表,最是痛恨貪官汙吏了,看著那十三家酒樓日漸變得門可羅雀,上到兵卒,下到百姓,一時間都在拍手稱快。

更有甚者,都不用曹彬去派人監督,老百姓自的自己就已經監督上了,只要看到任何人去十三樓吃飯,不管是從大門進去還是從大門裡出來,輕則噓聲一片,重則破口大罵,更有甚者甚至還會朝這些他們認為的貪官汙吏扔東西。

而那些收了十三樓錢財,卻是自身正在被趙普給整得欲仙欲死,雞飛狗跳的開封府上上下下,誰還有功夫顧得上他們啊?就是有,這些個胥吏敢跟商行的監察組呲牙麼?

然後百官一看,原來還是為了那點酒稅的事兒啊,這是在為官家出氣呢……吧?

少吃兩頓飯,這其實都是無所謂的,誰也沒真饞成這樣,更別說十三樓的飯菜本來做的就不如樊樓了,大宋又不是就沒有人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各種城郊、鄉野之間,就開了許多能吃山珍海味的所謂農家院。

然而十三樓明顯就只是一個引子,如果這事兒就只是到此為止,那大家自然也沒什麼不能接受的了,但若是……這一切的一切只是開頭,真的要藉機逐一去落實那所謂的八項規定呢?

喜歡家兄宋太祖請大家收藏家兄宋太祖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