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4章 崇禎元年

明日便是正旦了,縱然是最為兢兢業業的朝臣也是無心做事,皆在悠悠盼著一年中,為數不多的休沐。

約莫從十天前開始,京城中便不時有爆竹聲響,人人的臉上皆是湧現著笑容。

得益於"寧錦大捷",京城中的百姓終於過了一個踏實的年節,不用像歷年那般提心吊膽,唉聲嘆氣。

所有人都在期盼著來年,已然腐朽不堪的大明能夠在新天子的帶領下,重新煥些許活力,多打幾個勝仗,早日收復遼東故土。

...

與外間的尋常百姓一般,紫禁城中也是張燈結綵,已然被朱由檢上尊號為"懿安皇后"的張嫣更是罕見的從宮殿中走出,親自與中宮皇后周氏一同犒慰宮娥內侍,已然逐漸從"喪夫"的陰霾中走出。

乾清宮暖閣內,身著一身常服的大明天子朱由檢不緊不慢的翻閱著案牘上的奏本,眉眼之間隱隱有些不耐。

與往常不同,這些天通政司呈遞上來的奏本,多是京中乃至全國各地官員敬上的賀表,雖是文采斐然,但卻味同嚼蠟,沒有什麼意義。

此時伺候在朱由檢身旁的,除了終日不離半步的司禮監秉筆王承恩,還有兩位身穿紅袍的官員。

分別是近些天"低調"不少的東廠提督魏忠賢以及"寶刀未老"的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

不知怎的,二人臉上的神色皆是有些疲憊,尤其是錦衣衛指揮使,眼眸深處更是夾雜著一抹不加掩飾的擔憂。

不多時,案牘後的天子將手中的奏本隨意一放,斜靠在身後的鎏金龍椅上,面無表情的搖了搖頭。

又是些陳詞濫調,這些分封在各地的宗室藩王們態度倒是"虔誠",紛紛上書賀表,但卻沒有些"實際動作"。

唯有河南開封的周王,著人進京,送上了一份不大不小的賀禮。

似是想起了什麼,朱由檢微微抬頭,朝著身旁的兩位心腹問道:"差事辦得如何了?"

雖然已是除夕,朝野文武大多無人做事,但錦衣衛和東廠乃是"天子鷹犬",自是不會一視同仁。

聽得此話,本就心神不定的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更是心裡苦,有些苦澀的說道:"陛下放心,臣已授意各地錦衣衛,北鎮撫司的緹騎也已經上路.."

見到天子面露滿意之色,一旁的魏忠賢也是不甘寂寞,同樣不假思索的說道:"皇爺,東廠的番子們也已經準備就緒,等候皇爺差遣。"

他深知自己能夠在天子的"清算"中留有一命的原因所在,故而對於朱由檢的命令,從不敢有半點遲疑。

這些天,為了天子交代下來的差事,他更是日日夜夜待在東廠之中,整飭人馬。

他知曉天子的意思,分封在各地的藩王們即便不像大同的代王那般"私通建奴",但也有各種各樣的不法事。

尋常時候,民不舉官不究,只要不惹得天怒人怨,朝廷也是懶得理會,但眼下卻是不同,天子已然將主意打到了那些富可敵國的"親戚"身上。

為此他們這些天子鷹犬便要提前做足準備,一方面是為了尋找證據,方便日後"動手";另一方面便是得提前派人盯著王府中的金銀財貨,畢竟日後那都是天子的"進賬"。

宦官在歷朝歷代都能夠為天子倚重自是有其道理,不待案牘後的天子出聲,一襲紅袍的東廠提督便是忙不迭的補充了一句:"洛陽那邊,奴婢親自交代過了,出不了差錯。"

轟!

此話一出,一旁的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便覺得腦海轟的一聲,呼吸也是為之急促了起來。

雖然知曉天子有意"整飭"宗室,但他也沒有料到,天子的"胃口"竟然如此之大,直接盯上了洛陽的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