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0章 軍器局

崇禎元年,正月十三。

除夕已是過去多日,市井中的百姓在歡慶之餘,也漸漸恢復了往日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但近些天,北京城中卻多了一則趣事,引得百姓們津津樂道,為他們枯燥的生活增添了些許樂趣。

就藩河南洛陽府的福王朱常洵上書天子,請求將自己的母妃接回洛陽榮養,以全孝道。

起初的時候,無論是朝野亦或者民間皆是不以為意,心道福王朱常洵這是什麼瘋。

自太祖朱元璋建國稱帝以來,還從來沒有過這等先例。

本以為紫禁城中的天子會毫不猶豫的將這封奏本駁斥,但出乎所有人預料,天子卻是將其留中不,態度有些耐人尋味。

不知怎地,就連朝野中那些終日裡將"祖制"掛在嘴邊的御史言官們對此也保持了詭異的沉默,沒有就此事攻訐福王朱常洵。

為此,市井中的百姓議論紛紛,皆是在揣測天子的用意所在...

...

...

深處輿論核心的朱由檢自是無暇理會京城中的"風雲",此時他正在御馬監提督曹化淳和司禮監秉筆王承恩的陪同下,領著一眾騎士,朝著北京城外的西山而去。

昨日晚間,奉命整飭神機營的右斂都御史李邦華上奏,言說已然為軍器局選好新址。

一行人縱馬行駛了約莫半個多時辰,越過了大片田畝,終於行至南麓山脈腳下的一處山谷處,此地三面環山,與世隔緣,僅有一個出口,已然有不少錦衣衛番子等候在此。

沒有理會向其躬身行禮的番子們,朱由檢縱馬行至附近的一處緩坡,登高望遠。

原本人跡罕至的山谷已是"別有洞天",非但人畜喧囂,揚塵漫天,還有不少手持兵刃計程車卒在此戒備。

瞧他們身上的穿著,竟是承擔著護衛京畿之地重任的京營士卒,而非北京城中的五城兵馬司。

早在太祖朱元璋於南京建國稱帝時,便在南京設立了軍器局,專門負責製造火器與冷兵器。

待到成祖朱棣靖難成功,遷都北京之後,也在北京城設立了軍器局,承擔生產火器的重任。

受限於明廷獨特的"匠人制度",軍器局的匠人越來越少,製造火器的重擔便逐漸轉移到了"王恭廠"。

因為火藥乃是國之重器,故而王恭廠在選址的時候便是刻意的建在北京城中,方便管理。

但或許是年久失修,疏於管理,亦或者有人刻意放火等原因,"王恭廠"這個火藥桶終是在去年五月被點燃,史稱"天啟大爆炸"。

這場突如其來的大爆炸除了令得京城百姓死傷甚重之外,還使得王恭廠中儲存的大量火藥和火器化為灰燼,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官兵的戰鬥力。

故而在右斂都御史李邦華整飭神機營的時候,朱由檢便授意其重建軍器局。

"曹伴伴,這軍器局建好要多久?"

望著眼前偌大的山谷,高居於馬上的朱由檢躊躇滿志,豪氣陡生,這裡即將成為大明的"軍工廠"。

大明在遼東戰場節節敗退,縱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原因,但也從側面體現了女真韃子的戰鬥力。

為了能夠在最短的時間裡,最大程度的縮短與女真韃子戰鬥力的差距,朱由檢只能寄希望於"人人平等"的火器。

"回皇爺,依著李大人和徐大人的估計,只要還要兩三個月.."

聞言,御馬監提督便是不假思索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