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9章 議遼東(上)

次日清晨,沉寂了多時的紫禁城中終是傳出訊息,內閣票擬以及令兵部和吏部即刻派遣能臣幹吏前往遼東核查戰果的旨意隨之下。

雖然尚不清楚天子具體會如何封賞遼東有關將士,但各種各樣的傳言便是不脛而走。

有人說天子或許會再開內帑,撥百萬兩白銀藉以犒賞遼東將士;有人說朝廷有意對遼東一眾將領許以"封爵"之賞;更有人說天子或許會封禪泰山,告慰在遼東死難的軍民百姓。

不過最後一種說法實在是過於荒謬,響應的人不多,尤其是一些"內行人"更是對其嗤之以鼻。

關於泰山封禪的起源,向來沒有定論,但普遍的說法卻是認為,早在華夏部落聯盟剛剛形成的時候,便已然開始了泰山封禪的活動,諸如炎帝、黃帝、以及一系列上古帝王都有泰山封禪的記載。

及至始皇帝統一六國之後,泰山封禪便像是一場近乎於奢華的"典禮",能夠有資格成為其主角的,無一不是建立了千秋功業的君主。

但是隨著宋真宗趙恆"封禪泰山"之後,這場典禮便是瞬間跌下神壇。

總而言之,本是有些"陰鬱"的京師瞬間陷入了一片歡慶之中,民間百姓皆是為之歡騰。

...

...

就在市井百姓熱切討論,天子究竟會如何封賞遼東將士的時候,乾清宮暖閣內也正進行著一場"劍拔弩張"的軍議。

三名閣臣均是面色漲紅,像是剛剛經歷了一場爭吵一般,兵部尚書王在晉及戶部尚書畢自嚴四處相對,眉頭緊鎖。

整個乾清宮暖閣,唯有位於案牘之後的天子顯得頗為淡然,修長的手指毫無節奏的敲擊著身前的奏本,臉上的表情有些耐人尋味。

"諸位愛卿,這錦州封賞之事,還是再議議吧。"

見得身前眾人氣勢終是有所削減,面色如常的朱由檢不由得輕咳一聲,不置可否的說道,聲音中聽不出喜樂。

饒是他心中提前有了些許準備,但也沒有料到朝野上的袞袞諸公們未曾想著乘勝追擊,反倒是對於遼東封賞一事爭論不休。

而這,還是他已然將"東林君子"盡數排擠出中樞之外的結果。

"陛下,遼東副總兵祖大壽或有擁兵自重之嫌,但其終究在遼東勢力深厚,不易輕動吶。"

瞧了瞧案牘之後的天子,又瞥了一眼滿臉不忿的兵部尚書,一襲紅袍的孫承宗緩緩起身,有些語重心長的拱手說道。

自"遼東王"李成梁家族覆滅之後,世代居住在寧遠城中的祖家便是將其取而代之,一躍成為遼東將門之。

除卻手中本就握有的軍權之外,就連朝廷耗費無數人力物力打造的"關寧鐵騎"也盡數被其握在手中。

眼下朝廷好不容易才在遼東打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勝仗,令得詭譎的遼東局勢安穩了不少,可天子卻是想要對擁兵自重的"祖家"動手,著實算不上理智。

"建奴退兵,全賴天子運籌帷幄,遼東將士死戰不退,與寧遠祖家沒有半點關係。"

"如若寧遠與錦州守望相助,遼東局勢也不會這般危急。"

聞聲,兵部尚書王在晉便是"針鋒相對"的拱手回道,他的眉頭皺的更緊,目光也有些複雜。

本以為仗著"錦州大捷"的緣故,朝廷能夠順理成章的拿回"關寧鐵騎"的兵權,但卻沒有料到朝中仍是有不少同僚瞻前顧後,徒增波瀾。

坊間甚至隱隱有了些許傳言,言說女真韃子退軍皆賴祖大壽等人及時率軍趕到,動搖了女真韃子的軍心,這才有了"錦州大捷"。

如此啼笑大方的言論竟是得到了一些御史乃至於朝臣的支援,著實令人細思極恐。

那些遼東的將門世家,竟是已然將手伸到了京師?

見王在晉竟是毫不留情的將"實情"講出,孫承宗的氣勢不由得一滯,但仍是不死心的說道:"倘若不是寧遠城中精銳盡出,女真韃子也不會狼狽收兵,退守遼瀋。"

早在他坐鎮遼東的時候,便在朱由校的支援下,自遼東軍中選取精銳士卒,訓練了一支野戰騎兵,這便是"關寧鐵騎"的雛形。

無論是出於私心亦或者公心,他都不願意見到這支朝廷好不容易方才打造而出的精銳之師就此土崩瓦解。

畢竟依著他對於那些將門世家的瞭解,他們定然不會甘心將軍權拱手讓出。

如若朝廷執意如此,難保會適得其反。

"女真韃子退軍,東江毛文龍功不可沒,但其也有擁兵自重的嫌疑.."

舔了舔有些乾澀的嘴唇,迎著孫承宗有些躲閃的眼神,王在晉再度起身,毫不示弱的說道。

無論是寧遠城中的將門世家,亦或者駐紮在皮島之上的東江軍,在此役之中皆是有著擁兵自重的嫌疑。

"話雖如此,可我大明實在經不起折騰了..."

沉默了半晌,孫承宗像是被抽去全身力氣一般,跌坐回自己的位置上,有些失魂落魄的低喃道。

他又何嘗不知曉那些"軍閥"心中的野心,但以眼下大明的實力,實在是不易與他們翻臉。

"不若派遣能臣官吏,巡撫寧遠?"

見得閣中局勢再度"劍拔弩張"起來,始終沉默不語的戶部尚書畢自嚴不由得緩緩起身,有些遲疑的拱手說道。

因為遼東巡撫畢自肅是其胞弟的緣故,他一直在保持沉默,但見得眾人始終爭執不休,卻是有些坐不住了。

"唔..."

此話一出,原本"鬥志昂揚"的朝臣均是露出了深思之色,就連案牘後的天子眼眶也是猛地一縮,呼吸急促了不少。

寧遠城中那些將門世家在此役中所表現出來的"野心"近乎於人盡皆知,如若自己不採取任何措施,難保會動搖朝廷好不容易在積攢出來的些許權威。

但"帝師"孫承宗所言也頗有道理,如今的大明已是經不起折騰了,若是將這些將門世家逼急了,也是一樁禍事。

相顧無言間,乾清宮暖閣的氣氛再度變得熱切起來。

喜歡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請大家收藏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