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8章 阮大鋮

四月二十二,烈日當空。

因為昨日朝局"風雲突變"的緣故,達官顯貴雲集的長安街道上也是頗為冷清,偶爾方才見得幾名稀稀拉拉的行人,神色急促的趕路。

不多時,自街道的角落處,突然鑽出了一名身穿青色官袍的中年人,其面色晦暗不明,像是被抽去全身力氣一般,跌跌撞撞的走著。

如若有朝臣在此,便會現這名六神無主的官員便是昨日朝局"風雲突變"的罪魁禍,官至太常寺卿的阮大鋮。

作為昔日"東林魁"高攀龍的得意門生,阮大鋮曾是東林黨中風頭一時無兩的頂樑柱。

天啟四年,因為吏部都給事中出缺,其同鄉左光斗通知其來京遞補,但其恩師高攀龍及楊漣等人因為與左光斗生內訌,遂原本屬於他的職位授予他人。

憤憤不平之下,阮大鋮轉而投向權傾朝野的"九千歲"魏忠賢,正式與東林黨決裂。

本以為隨著"閹黨"覆滅,新帝繼位,自己的仕途也該隨之畫上句號,但阮大鋮卻是沒料到,其就像是一個透明人一般,沒有人理會於他。

就這樣,阮大鋮戰戰兢兢的繼續留任太常寺卿,直至前些天...

回想起前些天的那場"偶遇",阮大鋮本是有些低沉的心情便是猛然亢奮起來,呼吸也是粗重起來。

老天待他阮大鋮不薄,"九千歲"魏忠賢雖是黯然退場,但於崇禎朝獨領風騷的"大襠"卻是找上了他。

患得患失中,阮大鋮只覺得面門一疼,抬頭望去竟是與迎面而來的百姓撞個滿懷。

"你.."

下意識的,對面的百姓便要叫罵出聲,但見得阮大鋮身上所穿之官袍後,已然湧現至喉嚨的話語又被重新嚥了回去。

訕訕一笑之後,便是落荒而逃,生怕阮大鋮追究。

直至那名百姓走遠,於原地駐足的阮大鋮方才反應了過來,先是瞧了瞧身上嶄新的官袍,隨後便是自嘲一笑。

身上這四品官袍對於平民百姓自是莫大的"威懾",但放在朝野之中卻是算不得什麼。

他今年才四十出頭,正是"年富力強"的年紀,他的志向遠不止於此。

...

步履蹣跚了小半個時辰,心神激盪的阮大鋮終是行至長安街上一處毫不起眼的宅院。

抬頭瞧了瞧周遭的陳設,再三確認之後,阮大鋮方才整理了一番身上有些凌亂的衣衫,恭恭敬敬的上前叫門:"下官阮大鋮求見。"

瞧其臉上殷切的態度及近乎於顫抖的聲音,全然想不到這是曾經於朝野中揮斥方遒的"東林骨幹"。

好半晌,緊密的院門後終是傳來了輕微的腳步聲,令得阮大鋮忙是收斂心神,恭敬以待。

吱呀。

有些腐朽的院門被人由內而外的緩緩推開,出有些刺耳的響聲,一名面白無鬚的老人緩緩探出頭來,上下觀瞧了一番眼前的阮大鋮之後,終是緩緩點頭。

見狀,阮大鋮只覺心中的一塊巨石終是落地,強忍住雙腿間傳來的酥麻感覺,亦步亦趨的跟在老人身後,朝著府邸深處的書房而去。

聽得耳畔旁響起的腳步聲,書房中正立於案牘後的中年人緩緩放下了手中的奏本,有些白皙的面龐上湧現了一抹耐人尋味的神色,不置可否的問道:"阮大人?"

"下官阮大鋮,見過曹公公。"

聞言,阮大鋮忙是規規矩矩的躬身見禮,聲音中摻雜著小心和殷切,其眼眸深處更是充斥著狂喜及如釋重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