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7章 各方反應(中)

第187章各方反應中

五月十九,永寧。

國朝初年,太祖朱元璋於南京建國稱帝后,考慮到川貴地區自古以來便是遠離中樞的邊陲之地,境內土司林立,錯綜複雜,故而在朝臣的勸諫下,對其實行羈縻制度。

其中,隸屬於四川瀘州管轄的永寧宣撫司便由當地土司"奢氏家族"自治,其巔峰時,就連遵義,平越等川貴重鎮都由永寧宣撫司管轄。

天啟四年,隨著"永寧宣撫使"奢崇明兵敗,逃竄至貴州水西之後,曾經威名遠揚的"永寧宣撫司"便被取消,其領地劃入四川敘州府管轄。

待到天啟六年,"奢安叛軍"自貴陽城外折戟沉沙之後,四川巡撫朱燮元便將"督撫衙門"臨時遷徙到永寧城,麾下大軍也盡數駐紮於此。

自此,這座曾經飽經戰火的小城便是徹底安定下來,城中百姓也逐漸忘記了那段曾經被戰火籠罩的噩夢。

只是昨日早些時候,一道駭人聽聞的訊息突然自城中蔓延開來,蟄伏多日的水西土司安邦彥捲土重來,已然領兵踏平連線川貴的遵義城,不日便將抵達永寧。

宛若星星燎原一般,驚惶不安的氣氛瞬間便是在城中蔓延,有人趁機鬧事,也有人攜帶家眷出逃,更多的百姓則是不惜將家中僅有的些許積蓄,盡數換成了糧食。

亂世之中,手中糧食充足,便能多一些活下去的把握。

在四川巡撫朱燮元的干涉下,城中的糧價倒沒有出現太大範圍的波動,但仍止不住人人搶購的熱潮,為此鬧出了不小的亂子。

站在城樓上,望著腳下人心惶惶的川中百姓,四川巡撫朱燮元不由得微微失神,他依稀記得,前兩年他領兵行至永寧的時候,城中百姓也是這般反應。

饒是朝廷已然數次於正面戰場擊潰"奢安叛軍",但百姓仍是對前些年的戰亂心有餘悸。

望著亂糟糟的人群,朱燮元面色沉重的深吸了一口氣,此時永寧城少數還算鎮定的,便是他身後的眾位文武官員。

除此之外,就連遠處那些手握兵刃計程車卒都是面色微微白,臉上的緊張之色溢於言表。

作為代天巡狩的四川巡撫,五省軍馬大權僅在其手,朱燮元深知自己肩負著何等重擔。

朝廷亦或者說紫禁城中的天子從來都沒打算與水西土司安邦彥"和談",唯有強而有力的鎮壓,才能令得川貴地區這些野心勃勃的土司"忠於王事"。

已是領兵多年,心中對此結果又早有預料,故而朱燮元的反應倒是頗為淡定,臉上也沒有太多的慌亂之色,輕輕轉過身,迎著面前眾人驚慌失措的眼神,緩緩說道:"一大早,給朝廷八百里加急的奏報便是出。"

"水西安邦彥來勢洶洶,諸位有何良策?"

作為代天巡狩的封疆大吏,其守土有責,斷然不可能像昔年那些庸碌的川貴官員一樣,棄城而逃,遑論其麾下尚有數萬大軍,盡是經歷過生死考驗的老卒。

"督撫大人。"彼此對視了一眼之後,一名身著文山甲的武將上前一步,主動拱手說道:"川貴五萬精銳盡數駐紮在永寧城外,卑職請戰!"

今時不同往日,曾經如日中天的"奢安叛軍"在面前文官的運籌帷幄之下,實力已是大不如前。

雖說那安邦彥麾下仍有狼兵數萬,但養精蓄銳多時的官兵戰力也是不可小覷,此役勝算不小。

"唔.."

出乎武將的意外,一襲紅袍的朱燮元並未肯定其提議,只是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臉上的表情仍是有些深邃。

見狀,幾名躍躍欲試的武將均是下意識的將已然湧現至嘴邊的話語重新嚥了回去,面面相覷之下,只覺得有些莫名。

"依著軍報來看,安邦彥父子領兵五萬,已然踏平了遵義,只怕平越府也是淪陷。"

"眼下叛軍士氣正旺,我大軍若是貿然迎上去,只怕正中安邦彥的下懷.."

迎著身前眾人不解的眼神,四川巡撫朱燮元緩緩說道。

作為川貴地區的最高行政長官,朱燮元深知前兩次官兵之所以能夠令得"奢安叛軍"鎩羽而歸,並非麾下士卒驍勇善戰,也不是自己"指揮有方",而是憑藉著城高池深的便利以及城頭火炮的壓制..

畢竟安邦彥麾下的狼兵若是放下刀兵,便是終日與山林猛獸生死搏殺的獵人,戰力有目共睹。

正面野戰,永寧城外那些官兵縱然能夠憑藉著身上甲冑的優勢,與安邦彥麾下的肉搏戰中取勝,只怕也是一場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慘勝。

如此戰果,雖是能夠將水西土司平定,但只怕其餘素有野心的土司又會蠢蠢欲動起來。

為了保證川貴地區的穩定,他要努力將"戰損"降到最低,如此才能夠震懾那些擁兵自重的地方土司。

從始至終,朱燮元都沒有放下對其餘‘‘坐山觀虎鬥’’的土司的戒心。

畢竟似石柱秦良玉這等忠心耿耿的土司在整個國朝的歷史上都不多見。

"督撫大人的意思是?"

都是領兵多年的宿將,前後幾個呼吸的功夫,幾名身材魁梧的武將便理解了朱燮元的言外之意,不由得心中一動,頗為急切的問道。

"誘敵深入!"

沉默半晌,一道鏗鏘有力的聲音自眾人耳畔旁響起,他經略永寧已是兩年有餘,自可佔據有利地形。

安邦彥雖是來勢洶洶,但他為此已是做好了十足的準備,現如今他最為擔憂的,反倒是三百里外的貴陽府。

最為貴州的核心所在,貴陽城可謂是重中之重,若是其落入叛軍之手,定會令得無數百姓流離失所,繼而動搖大軍士氣。

只可惜川中最為精銳的白杆軍已然被天子召至京師,不然令其馳援貴陽,便能平添不少勝算。

眼下這等局勢,只能寄希望於貴陽城中那位新任的孫知府力挽狂瀾。

一念至此,朱燮元便是不由自主的將目光投向貴陽的方向。

喜歡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請大家收藏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