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0章 狹路相逢(下)

就在尤世祿,虎大威一行人著急忙慌的朝著延安府趕去的時候,在另一個方向,同樣有一支約莫千餘人組成的隊伍朝著延安府而去。

與尤世祿等人所率領的"標營"不同,這支隊伍無論是身上的穿著亦或者精神面貌都遠遠無法與官兵精銳相提並論,唯有眼神還算堅毅,手中也握著一杆明晃晃的兵刃,陣中那面隨風搖曳的日月軍旗則在無聲的彰顯著這些人的身份。

若是有人上前觀瞧,便會現這群稍顯狼狽的漢子臉上盡是風霜之色,腳步也隱隱有些虛浮,一瞧便是長時間趕路所致。

雖然步履蹣跚,但這些漢子的"軍紀"卻是頗為嚴明,並未有人出言抱怨,只是迎著頭頂的烈陽,近乎於肌肉記憶的邁動著腳步。

前幾日,他們這些人奉巡按御史陳奇喻之命,自西安城而出,直撲通訊斷絕許久的延安府城。

這一路上,憑藉著匆匆操練習得的些許軍陣及手中明晃晃的兵刃,這些沒有經歷過太多軍事訓練的漢子們倒也是有驚無險的擊潰了數股亂民,並且收納了部分"精銳",將隊伍人數擴大到千人之多。

如若不是攜帶的糧食有限,並且擔心招納士卒過多影響趕路的程序,只怕隊伍人數就算在多上數倍也不是難事。

...

...

"全軍休整!"

不知過了多久,一道有些沙啞的聲音於鴉雀無聲的隊伍中響起,使得相顧無言,低頭趕路的漢子們身形皆是為之一滯。

少許的錯愕過後,沉悶的腳步聲便是瞬間消失,早已是身心俱疲的漢子們沒有絲毫的猶豫,便是斜靠在身旁的樹幹旁,一邊拿起腰間的水囊,貪婪的攝取著能量,一邊大口的喘息著,儘量多的恢復體力。

雖然皆是陝北大地土生土長的莊稼漢,從小到大不知吃了多少苦頭,但頭頂的烈陽仍是讓他們叫苦不迭。

為了保證最快的行軍度,他們自從西安城中駛出之後,便是採取了"晝伏夜出"的方式,每到太陽快下山之前才開始趕路。

要不是因為陝西這鬼天氣,他們的行軍度至少還能在快上一倍不止。

"賀大哥,算算時間,咱們距離延安府怕是不遠了,應當能夠在巡按大人規定的時間之前,趕到延安府。"

一塊凹凸不平的巨石之上,一名身著樸素的漢子先是戀戀不捨的將略顯乾癟的水囊系回腰間,方才頗為敬畏的朝著面前的漢子說道。

與他們這些"衣衫襤褸"的青壯不同,為的漢子不但身材魁梧,身上更是穿著一套嶄新的鴛鴦戰袍,腰間還彆著一柄閃閃亮的火銃,據說乃是巡按大人親自所賜。

雖然迄今為止,大傢伙都沒鬧明白巡按大人口中所說的"標營"究竟是何意思,但卻不影響面前這名叫做"賀人龍"的漢子成為他們這些人當中的頭領。

巡按御史,在說書先生的口中,那可是擁有先斬後奏之權的"封疆大吏",就連西安城中的秦王都要給予三分薄面。

這"賀人龍"能夠被巡按御史陳大人看中,日後定然免不了榮華富貴,說不定還能謀得一官半職。

眼下不趁著這個機會與其打好關係,更待何時?

"是啊,應該馬上就要進入延安府的地界了。"

輕嘆一聲,被稱為"賀大哥"的漢子也是微微頷,臉上露出了一抹惆悵之色,眼神也是變得深邃許多。

雖然他們這一路上也先後擊潰了數股"草芥人命"的叛軍亂匪,但曾經在萬曆年間得中"武進士"的賀人龍心中卻沒有半點自大。

萬曆年間,朝野上下因為"黨爭"的緣故紛爭不斷,就連那些位列宰輔的袞袞諸公們都是朝不保夕,遑論似賀人龍這等粗鄙的"武進士"?

尤其是經歷了"薩爾滸之戰"的教訓之後,大明朝的精力皆是放在遼東的女真韃子身上,身份本就尷尬的"武進士"們更是無人問津。

如此局面之下,賀人龍索性放棄了外人眼中的"大好前途",隻身一人回到陝西榆林老家。

約莫一年之前,在"陝西民亂"初露苗頭的時候,報國無門的賀人龍便是自告奮勇的前往延綏巡撫嶽和聲的門前,想要為國出力。

只可惜,現實是殘酷的,彼時的延綏巡撫嶽和聲滿腦子都在想著如何推卸責任,自是不願意搭理名不見經傳的賀人龍。

吃了閉門羹之後,賀人龍便自帶盤纏,前往西安府城,想要投靠陝西巡撫胡庭宴,卻又一次受到冷落。

心灰意冷之下,賀人龍自覺對不起臨行之前的"雄心壯志",遂留在了西安城中,沒有返回榆林老家。

前段時間,聽聞朝廷將陝西巡撫胡庭宴,延綏巡撫嶽和聲就地罷官並押送回京受審,賀人龍可謂是歡欣雀躍,只覺得擋在自己面前的兩座大山終是被連根拔起,未來一片光明。

正當他打算重新謀求門路,打算為國出力的時候,卻是得知朝廷委任之前的督糧參政洪承疇為陝西巡撫。

更要緊的是,這位新任的陝西巡撫已然被圍困在延安府城當中動憚不得,處境極其危險。

值此情況下,賀人龍毫不猶豫的將隨身攜帶的盤纏盡數拿出來,想要自行招納青壯,趕赴延安府城,為國盡忠。

就這樣,他得到了奉命巡按陝西的巡按御史陳奇喻的賞識,並且順理成章的成為了陳奇喻的心腹,奉命為其組建"標營"。

每每回想起這一年以來的大起大落,賀人龍便是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只覺得命運造化弄人。

又過了盞茶功夫,自覺恢復了不少體力的賀人龍便是抖了抖身上沉重的甲冑,自顧自的從凹凸不平的巨石上起身,斬釘截鐵的朝著身旁聚攏的幾名士卒吩咐道:"行了,繼續行軍吧。"

"是!"

一聲令下,各式各樣的應和聲便是次第響起,千餘名漢子連忙撿起擱置在地上的兵刃,手忙腳亂的於地上起身,神色之間頗為興奮。

臨行之際,巡按大人早就向他們許諾,只要能夠順利馳援延安府城,事後必將為他們親自向京師的天子請功。

一想到自己的名諱有可能被紫禁城中的天子所知曉,眾多出身草芥的漢子們便是心潮澎湃,只覺得頭頂的烈陽好似都沒有那般毒辣了。

喜歡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請大家收藏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