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6章 隱患

"國普兄,這才過去多久,京中便有流言蜚語出現.."

"那錢龍錫可不是善罷甘休的主,我等絕不可坐以待斃。"

良久,次輔劉鴻訓像是想到了什麼似的,猛然於臉上湧現了一抹堅毅之色,聲音頗為急促的朝著身旁的李國普說道。

放眼歷朝歷代,怕是都很難找出像"東林黨"這般好鬥的黨派,他們一旦得勢,對於昔日的政敵皆是大肆打壓,動輒便是以"莫須有"的罪名令其家破人亡,罕有全身而退的例子。

不同於另一位東閣大學士孫承宗,那位可是不折不扣的"帝師",曾與先帝有過不菲的師生情誼,而且自身本就出身"東林",地位可謂是然無比。

而他們二人卻是有所不同,一旦"東林"重新回京,當其衝,最先受到衝擊的便是他們二人。

更重要的是,東林黨已然開始釋放這種"鬥爭"訊號了,他們已是不可避免的捲入其中,無法獨善其身。

"聖天子在位,這些亂臣賊子,掀不起什麼風浪..."

迎著劉鴻訓一雙殷切的眸子,內閣輔李國普緩緩說道,但其聲音中卻是夾雜著一抹苦澀,聽上去並沒有太多的把握,反像是一種自我安慰。

昔日先帝撒手人寰,彼時在任的閣臣已是四去其三,唯有自己留任至今,而且還被當今天子拜為內閣輔。

按理來說,紫禁城中那位"聖天子"應當是支援自己的,但時過境遷,誰又能說得準,天子心中究竟是怎麼想的,昔日挽留自己,是不是出於平衡朝局的考慮?

當今天子雖然繼位僅有一年多的時間,但其所表現出來的"政治手段"卻是令人歎服,絲毫不像是一位完全沒有接受過帝王教育,養於深宮之中的閒散皇子。

更令李國普有些拿不定主意的,當今天子好似並不信任他們這些"老臣",反而不斷提拔自己的心腹,樹立威信。

仔細想想,如今的戶部尚書畢自嚴,兵部尚書王在晉,禮部侍郎徐光啟,工部侍郎畢懋康,薊鎮總兵盧象升,宣大總兵楊肇基...

嘶。

一念至此,內閣輔李國普便是倒吸了一口涼氣,紫禁城中那位清瘦的天子,竟是在不知不覺間扶持瞭如此之多的心腹。

"唉,希望如此吧。"

望著李國普隱晦不定的臉色,一旁的劉鴻訓幽幽一嘆,有些無奈的點了點頭。

很顯然,這位內閣次輔多少也猜到了李國普心中所想,知曉這崇禎朝大多都是"帝黨",似他們這些"三朝元老",可不一定能夠始終待在天子的巨輪之上。

相比較"排除異己"的東林黨,劉鴻訓自認為他和身旁的內閣輔李國普還算"兢兢業業",盡職盡責,天子應當不至於因為些許"流言蜚語"便卸磨殺驢。

畢竟,那些東林黨人以及南方勳貴在"陝西民亂"背後搞的小動作,是直接向天子權威出了挑戰。

凡是稍微有些血氣的,也不會容忍這些"跳樑小醜"回京輔政。

"天子在位年餘,卻是先後取得了錦州大捷,西南大捷,又成功平定了陝西民亂,些許流言蜚語,還影響不到你我。"

沉默少許,內閣輔李國普略顯沙啞的聲音於花園中響起,令得一旁顯得有些"惴惴不安"的劉鴻訓也是默默點頭。

他倒不是貪戀權柄,捨不得這次輔之位,實在是"東林黨"聲名狼藉,昔日"眾正盈朝"的時候,對於政敵大肆打壓,使得朝政混亂不堪的景象還歷歷在目。

"希望如此吧。"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