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4章 大殺器(下)

"何時可以量產?"

幽靜的山谷之中,大明天子朱由檢略作期待的聲音於畢懋康等人的耳畔旁響起,沒有多少時間了。

如若歷史的車輪沒有完全偏移,用不了半年的時間,女真大汗皇太極便會率領其麾下鐵騎抵達京師腳下,使得雙方原本還算旗鼓相當的"戰局"瞬間扭轉。

此役過後,皇太極便會徹底奠定其女真大汗的位置,女真國內所有質疑的聲音也會隨之消失的無影無蹤。

畢竟昔日努爾哈赤在世的時候,他們大金也不過於遼東逞兇罷了,依舊拿固若金湯的"寧錦防線"毫無辦法,而皇太極卻是領著他們打到了北京城下,將明廷外強中乾的真實面目完全展示在世人面前。

聞聽天子問,畢懋康,孫元化及湯若望彼此交換了一個眼神,對於這"工期"問題,他們幾人私下裡也曾討論過,倒不至於毫無準備,但此刻心中仍是有些忐忑,畢竟所需要的時間,還是有些長了。

"回稟陛下,"遲疑片刻,終是由工部侍郎畢懋康上前一步,迎著天子期待的眼神,硬著頭皮拱手說道:"雖然已是有了範本,但若要量產,估摸著還要三四個月的功夫.."

言罷,畢懋康便是低下了頭,不敢與天子的眼神對視,畢竟早在年關的時候,天子便著手修建軍器局,並且對他委以重任,要錢給錢,要人給人,但他們仍用了足足大半年的功夫,才研製出這"紅夷大炮",效率著實有些低下了。

而且若是想要量產的話,還需要費上三四個月的功夫,莫說身前的皇帝,就連畢懋康自己也覺得著實有些"屍餐素位"了。

"唔.."

聞言,朱由檢的臉色倒沒有太大的變化,唯有眼中的興奮之色稍稍暗淡了些許,開始慢慢合計起來。

得益於"上帝視角",他已是將歷史上鬧得大明不勝其煩的"奢安叛軍"及"陝西民亂"盡數解決,只剩下遼東蠢蠢欲動的建州女真這一個強敵。

雖說因為氣候惡劣,糧食減產等外在因素,貧瘠的陝西仍有爆民亂的可能性,但此等隱患至少不會在今年爆。

眼下已是九月,就算這"紅夷大炮"的量產還需要三四個月的功夫,想來也足以趕在女真韃子興兵之前,佈置於薊鎮。

畢竟相比較遠在千里之外的遼東,薊鎮本就距離京師不遠,就算這紅夷大炮笨重,行動遲緩,有個十天半月的功夫,也能運抵薊鎮了。

"再多招募些匠人,度越快越好。"

"但愛卿要謹記,千萬注意質量。"

不多時,朱由檢便是重新整理好了自己的情緒,一臉認真的朝著面前的畢懋康叮囑道,他雖然不曾親臨前線,但在京營一眾悍將的耳濡目染之下,卻也知曉大明火器炸膛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時常炸膛,導致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陛下放心!"見朱由檢完全沒有怪罪的意思,畢懋康不由得有些詫異的抬起了頭,一臉興奮的躬身應是。

"嗯,對有功的匠人也要不吝賞賜,甚至允許其脫離匠籍貫。"

"具體事務,待朕回京之後,朕會告知禮部,讓他們儘快拿個章程出來。"

又是寒暄了片刻,朱由檢猛然轉換話題,在畢懋康等人驚喜的眼神中緩緩說道。

大明承襲前元,一些相對"落伍"的制度也是順承下來,例如這"父死子繼"的匠人制度,便是嚴重阻礙大明眾多工藝進步的因素之一。

"陛下聖明!"

彼此對視了一眼過後,工部侍郎畢懋康便是頗為急切的躬身應是,雖說這"父死子繼"的制度導致了大明工匠最起碼有一技傍身,不至於餓死,但其待遇卻是不盡人意,不少匠人都是飽受其苦。

隨意擺了擺手,朱由檢微微眯起眼睛,又是仔細瞧了瞧不遠處的紅夷大炮之後,便是邁開步伐,朝著來時的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