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1章 明波暗湧(上)

遼東半島以遼河為界,自廣寧城而出,向東而行約莫四百餘里,便是號稱遼東第一重鎮的瀋陽城。

早在先秦時期,燕國將領秦開便曾率軍驅逐東胡,在此地築候城,並且將遼東納入中華大地的版圖當中。

在千餘年間的不斷修繕當中,瀋陽城就像是一座天塹,擋在無數遊牧民族身前,令他們望而卻步,剿滅了心中覬覦中原的野心。

如歷史上的無數遊牧民族一般,瀋陽城也曾經是建州女真的夢想之地,但卻始終可望而不可即。

但隨著天啟元年,那場徹底改寫遼東戰局的"遼瀋之戰",這座巍峨險峻的軍事重鎮便落入了建州女真之手。

經過三年多的修繕和整飭,女真大汗皇太極不顧朝中文武大臣的反對,強行將女真國都由坐落於薩爾滸山腳下薩爾滸城遷徙至此。

起初的時候,皇太極此舉著實惹來了一眾非議,包括大貝勒代善在內的一眾王公貝勒們,都是拒不奉詔,堅持待在薩爾滸山之上。

在他們看來,瀋陽城雖然地勢險要,但這座重鎮早已在昔年的"遼瀋之戰"中被他們親手付之一炬,淪為了一片廢墟,哪裡比得上努爾哈赤親自監督打造的薩爾滸城。

但是這一切的質疑並沒有堅持太久,便在一座座美輪美奐的府邸面前消失的無影無蹤。

各位王公貝勒幾乎是毫不遲疑的便捨棄了口中的"龍興之地",轉而投入了瀋陽城的懷抱當中。

也正是憑藉著這次遷都,女真大汗皇太極才第一次於國內擁有了些許威信,贏得了不少軍將的追隨。

但因為出身遊牧,兼之國內尚有不少"守舊"的老臣,皇太極在為自己興建汗王宮的時候,特意保留了些許"女真傳統",諸如這用來議事的宮殿從外形上來看,倒更像是一座蒙古包,與周遭的建築相對比,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在皇太極的授意下,駐紮在廣寧附近的女真勇士皆是撤回到了瀋陽和遼陽一帶,並且對"興京"赫圖阿拉及牛毛寨等後方要塞也做了妥善的安排。

如此一連串的舉動可謂是興師動眾,但出乎國內不少人的預料,如此厲兵秣馬之下,身為大汗的皇太極卻是始終沒有下達興兵的命令。

為此,不少渴望"劫掠"的王公貝勒們都是心生不滿,暗地裡著實了不少牢騷。

久而久之,這些牢騷便是傳到了皇太極的耳中,也讓他逐漸感受到了一絲壓力所在。

...

...

此時已是深夜,偌大的汗宮中人影寥寥,雅雀無聲,倒是角落處的火盆不時出聲響,帶來了一絲溫暖的同時,還驅散了黑暗。

汗宮深處,女真大汗皇太極摒棄了女真的傳統服飾,身著一身漢人的常服,微微眯著眼睛,面色陰沉的居於上。

汗宮當中,除了遲遲不一語的女真大汗之外,還有自幼與他一同長大的濟爾哈朗以及近些時日於女真國內聲名鵲起的"十四貝勒"多爾袞。

除此之外,陰暗的角落處還立有幾名身著甲冑的武將,皆是隸屬於皇太極親自執掌的正白旗,算是他的心腹愛將。

"范文程那邊,還沒有訊息嗎?"

良久,上的皇太極冷哼一聲,粗粒的聲音打破了汗宮中保持多時的沉默,也讓宮殿中本就凝重的氣氛平添了一分肅殺之感。

約莫半月之前,明廷京師傳來訊息,曾經"權傾朝野"的東林黨再度力,黨爭一觸即。

聞訊,自詡為"大金智囊"的范文程便是自告奮勇,聲稱他們大金或許可趁著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一舉拿下看似固若金湯的錦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