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9章 降軍圍城(下)

同一日。

位於錦州城正西,約莫一百二十餘里的寧遠城是如今大明於關外的最後一道屏障,扼守著遼西走廊,身後不遠,便是素有"天下第一關"之稱的山海關。

天啟二年,廣寧城淪陷,面對著來勢洶洶的女真鐵騎,彼時的遼東經略熊廷弼與巡撫王化貞不合,一度主張捨棄錦州和寧遠,退守山海關。

但在遼東督師孫承宗的堅持下,朝廷終是沒有放棄關外的土地,並以寧遠和錦州為根據,逐步修建了固若金湯的"寧錦防線"。

彼時的遼東將門因為"忠心耿耿",受到了孫承宗的讚賞,並逐漸對這些將門世家委以重任。

待到孫承宗因為"黨爭"被迫去職還鄉之後,先後接替其位置的幾位遼東巡撫基本都秉承了孫承宗的方略,對於遼東本地的將門世家多有籠絡。

但真正讓這些將門世家凌駕於朝廷之上,還是源自於"臨危受命",被緊急擢升為遼東巡撫的"袁大忽悠"。

袁崇煥在就任遼東巡撫之前,從未到過遼鎮,可謂是勢單力薄,難免會有些不同的聲音出現。

為了鞏固自己的位置,袁崇煥選擇了"忠心耿耿"的將門世家,對以祖大壽為的祖家子弟大肆提拔,從而令這些將門世家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勢。

約莫半年多以前,紫禁城中的天子憑藉著"錦州大捷"及起復山海關總兵馬世龍,寧遠兵備道周永春等一系列手段,著實令祖大壽"老實"了不少,甚至一度心灰意冷,萌生了將軍權拱手讓出的想法。

但在其妹婿"吳襄"的勸說下,野心勃勃的祖大壽終是猶豫不決的放棄了這個念頭,表面上對朝廷恭恭敬敬,但背地裡卻將軍權,尤其是"關寧鐵騎"看的更緊了。

及至半個月以前,遼東巡撫畢自肅奉旨回京面聖,坐鎮寧遠的兵備道周永春受畢自肅邀請,移鎮錦州,壓在祖大壽心頭上的"巨石"終是徹底消失不見,令其慶幸不已。

畢竟,不管怎麼說,周永春都曾經是他的頂頭上司,也曾於萬曆年間對他有過提攜之恩。

有周永春坐鎮寧遠,祖大壽還真的不太敢"聽調不聽宣",所能做到的極限,也無非是將早已被他整飭的如鐵通一般的"關寧鐵騎"看護的更緊。

...

...

越過雕樑畫棟,亭臺樓榭,頗具江南風格的院落,行至位於府邸深處的祖家正廳中,官至遼東副總兵的祖大壽正身著一身輕便的常服,面色淡然的品嚐著前些天才剛剛於南直隸採購回來的茗茶。

除了祖大壽之外,正堂中還有兩名勁裝漢子,同樣是表情輕鬆,談笑有加。

其中與上祖大壽麵容有三分相似的,便是本家的"樂少爺",至於另一名漢子,便是近些年於遼東聲名鵲起的吳襄,乃是祖大壽的妹婿。

"大兄,兒郎們已是探明瞭,圍困錦州城的那數萬大軍,並不是那些女真韃子,而是昔日投降女真的漢軍和蒙古流民。"

彼此談笑了片刻,面容白皙,全然不像一名武將的吳襄便是微微掩去了嘴角的笑容,像是想起了什麼似的,一臉正色的朝著上的祖大壽拱手說道。

雖說調動兵馬,需要得到城中"兵備道衙門"的同意,但眼下週永春坐鎮錦州,那個有名無實的"兵備道衙門"又算的了什麼。

祖大壽一聲令下,數百名鐵騎便於寧遠而出,朝著錦州的方向而去,並現了那些"女真大軍"的崗哨。

"呵.."

聽得此話,上的祖大壽輕笑一聲,臉上露出了一抹果然如此的神色,雖然寧遠位於後方,但他祖家的"情報網"卻是絲毫不亞於錦州城的遼東巡撫,自是知曉駐紮在皮島的毛文龍及登萊鎮的袁可立,皆是沒有關於女真調動兵馬的訊息傳來。

如此一來,出現在錦州城外的數萬大軍便只有一種可能,無非是留守廣寧城的數萬"官兵"及蒙古流民。

聽得此話,祖大樂也是隨手將即將送到嘴邊的茶盞擱置在一旁的桌案上,頗為不忿的嚷嚷道:"大兄,女真韃子逞兇也就罷了,這些漢人降軍也敢虛張聲勢,欺負到咱們祖家的頭上來了?"

"單是圍困錦州還不敢,還敢覬覦我寧遠城?"

女真老酋努爾哈赤建國稱汗之後,便是正式建立了八旗制度,將其麾下驍勇善戰的女真勇士分別編入八旗,交由子侄統率。

隨著建州女真於遼東節節取勝,收攏的"蒙古流民"越來越多,努爾哈赤遂著手建立"蒙古八旗"。

但不同於對這兩支核心力量的重視,努爾哈赤對於投降及收攏的"官兵"壓根瞧不上眼,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將其視作"炮灰"。

及至皇太極繼位之後,這些漢人降軍的地位才有所改善,但在以軍功評判身份高低的大金,這些戰鬥力極為低下,望風而潰的漢人降軍仍是有些上不得檯面,平日裡也只是待在女真腹地,用以維持後方的安穩。

但祖大樂怎麼也沒想到,這些漢人降軍竟是被皇太極盡數調遣至廣寧一帶,交由昔年投降大金的佟養性統率。

而佟養性更是領著這支"殘兵敗將"自廣寧城中傾巢而出,抵達錦州城下,著實有些荒誕。

"慌什麼.."

輕輕的抬起眼皮,祖大壽有些不滿的瞥了一眼自己的堂弟,不置可否的搖了搖頭,隨即又朝著另一側的"妹婿"問道:"錦州那邊,有什麼動靜?"

聞聲,吳襄忙是起身應道:"巡撫大人那邊日前倒是接連派人來催,要求我等出兵。"

"但這兩日,想來是大軍圍城的緣故,倒是遲遲沒有動靜。"

他雖然名義上是祖大壽的妹婿,但熟悉內情的人卻是知曉,其妻子卻是祖家偏房所出,與主脈的關係已然疏遠的可以忽略不計。

故此,他自是不可能像對面的祖大樂那般隨意,坐著說話。

"唔,那便再等等。"

"看來錦州還是不急。"

見身旁的堂弟欲言又止,祖大壽便是敢在其出聲之前,微微搖頭,一臉深邃的說道:"行軍打仗,不是逞兇鬥狠這般簡單。"

"講究的是,人情世故.."

喜歡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請大家收藏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