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8章 宗藩條例(下)

"還有呢?!"

約莫半柱香過後,窸窸窣窣的議論聲終是緩緩消失不見,一名身穿官袍的官員忍不住出聲詢問道。

他雖然不似張老頭能夠近距離觀瞧信函上的內容,卻也知曉當今天子一向不喜歡繁文縟節。

一眼望去,那信函上的內容至少有數百字,絕不可能僅僅概述了對於"靖江王"的處罰。

更何況,天子會有如此決斷,本就在眾人的預料之中,畢竟大明最為講究的便是這所謂的"血脈正統"及"更迭有序",嚴禁紊亂宗統。

靖江王朱履佑的所作所為,無論換做哪位天子,都逃脫不了被廢為庶人,押送至鳳陽高牆之下的命運。

"南陽唐王府.."

眼見得身前眾人的情緒已是有些高漲,沉默不語多時的老張頭趕忙點了點頭,像是得到了某種鼓勵一般,微微顫抖著雙手,仔細辨認著信函上的內容。

嗯?

聽得此話,混在人群中的幾位官員臉色便是微微一變,以至於彼此之間下意識的交換了一個眼神。

相比較身旁這位"懵懂無知"的百姓們,他們這些在朝的官員們更清楚諸多隱藏於水面之下的"潛規則"。

一般來說,凡是被廢為庶人的宗室藩王,通常都是在封地上無惡不作,惹得天怒人怨,以至於當地官員們都是無法忍受,冒著事後被宗室藩王報復的風險,主動向朝廷揭。

事後經由朝廷調查之後,確認其彈劾的內容無誤之後,便會廣天下,將涉事的藩王廢為庶人。

通常來說,只要這名被廢為庶人的宗室藩王膝下有子嗣,其身上空閒出來的王位便會自動順延到其子手中,只不過出於安撫百姓們的情緒以及達到震懾的作用,不會允准其子即刻襲爵,而是擱置一段時間。

但也會在聖旨中特意說明一局,諸如"王府事務照舊"亦或者指認某一名宗室"署理"王府事務。

待到民怨消除之後亦或者碰上皇帝大壽,皇子降生等喜事的時候,才會允准其子承襲王位。

但現在,天子在將靖江王朱履佑廢為庶人之後,並沒交代其王位的歸屬,既沒有命令由其長子"梳理"靖江王府,也沒有令"玉哥"承襲王位。

天子這是要做什麼?

但不待他們多想,老張頭有些沙啞的聲音便是驟然響起,令他們趕忙暫且將此事揭過,仔細傾聽。

"南陽唐王朱碩熿年老昏聵,縱容其幼子朱器塽弒兄殺侄,即刻廢為庶人,押送鳳陽府。"

"其子朱器塽賜死。"

"朱碩熿餘下諸子因無法和睦兄弟,團結弟兄,不準襲爵!"

譁!

此話一出,人群中便是一陣譁然,不少人的臉上都是湧現了一抹錯愕之色,尤其是幾位通曉朝廷"潛規則"的官員更是滿臉的不可思議。

如若說剛剛天子對於"靖江王"的懲處還給眾人留有一絲懸念的話,那麼對於唐王府的處罰便是"簡單明瞭"。

年老昏聵的老唐王直接被廢為庶人,為非作歹的福山王朱器塽被賜死,這些都在情理之中,沒有什麼意外的。

但不準朱碩熿的其餘子嗣襲爵便有些"殺人誅心"了,這豈不是意味著傳承了兩百餘年的唐王府,即將成為過去,消失於歷史的長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