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2章 狼煙起(上)

次日清晨。

儘管天色尚未大亮,清晨的薄霧尚且籠罩在山脊之上,但位於燕山腳下的喜峰口長城已是戒備森嚴。

在次第響起的呼喝聲中,一名名剛剛從睡夢中驚醒,尚有些懵懂睡意的官兵們紛紛緊握著手中的兵刃,一臉驚恐的朝著自己所在的哨卡趕去。

一門門平日裡放在庫房中,防止炮管生鏽的火炮也"重見天日",在十數名官兵整齊劃一的吆喝聲中,被緩緩運抵至長城之上。

長城中段的官廳中,一名身著甲冑的甲冑失魂落魄的屏退了眼前同樣是驚慌失措,看穿著打扮是獵戶模樣的中年人,眼神很是迷茫。

怎會如此,一向與朝廷井水不犯河水的蒙古韃子怎會突然興兵,朝廷前些時日不才與蒙古大汗"重修於好",化解了一場蓄勢待的爭鬥嗎?

但若是剛剛那名農戶沒有說謊,蒙古大軍分明已是越過了龍井關隘,並於昨日太陽即將落山之前,在距離此地約莫七十餘里的山林間撲殺了幾名農戶。

而他因為肚子疼痛,躲在密林中如廁,僥倖逃得一命,並且星夜兼程,一路上馬不停蹄的前來示警。

"怎會如此,怎會如此..."

身上穿著文山甲的守將越想越是慌張,額頭間也不由得滲出一抹冷汗來。

雖說自己治下的喜峰口相比較僅有數十名官兵駐紮的龍井關,兵力充盈了不少,但滿打滿算也不過千人,其中還夾雜著不少"老弱病殘"。

一念至此,守將便將驚疑不定的目光投向長城上茫然無措計程車卒身上,心中絕望更甚。

就憑這群酒囊飯袋,拿什麼抵抗關外如狼似虎的蒙古韃子,還當這喜峰口長城是昔日戚少保在職,令得關外蒙古部落聞風喪膽的時候呢?

"將主,事不宜遲,應當點起狼煙,將此間軍情報予總兵大人知曉吶!"

見到眼前的武將仍是亂作一團,遲遲拿不定主意,官廳中的副將便是忍不住上前一步提醒道,但心中也是隱隱有些鄙夷。

面前這參將也是一個"酒囊飯袋",仗著與昔日的薊鎮總督沾了些親戚關係,便撈得這喜峰口鎮守參將的位置。

同樣也正是在他的"暗箱操作"之下,坐鎮居庸關的尤總兵及坐鎮三屯營的薊鎮總兵方才不清楚"龍井關"的虛實,還以為仍有數百名官兵駐紮。

嚴格說來,如若不是剛剛那名大難不死的農戶心中尚還存著些許"忠義"之心,藉著頭頂的朦朧月光,披荊斬棘的來到這喜峰口長城示警,只怕他們至今還被矇在鼓裡。

"對對對,即刻點起狼煙,向總兵大人示警。"

聞言,六神無主的參將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般,朝著眼前的副將連連點頭,同時口中也不自覺的低喃道:"這蒙古韃子來的恰是時候吶,如此一來便沒有人會現龍井關的虛實。"

"這下死無對證了,本官日後也不用擔心走漏風聲了..."

不管怎麼說,龍井關應當都有駐軍五百餘人,只不過在自己的"干涉"下,利用彼時薊鎮總督劉策的關係,這才運作成僅有數十人駐紮,餘下的"軍餉"也盡數落入到了自己的腰包之中。

若是放在先帝在位的時候,自己靠著"薊鎮總督"的這層關係,就算此事被捅出去,自己也有足夠的底氣將此事壓下去,只可惜事不遂人願。

被自己視為靠山的薊鎮總督劉策黯然離職,新上任的薊鎮總兵盧象升雖然是個文臣,但卻是知兵的,這一年以來,可是沒少在整飭軍備上下功夫。

尤其是居庸關總兵尤世威走馬上任之後,自己的處境更是岌岌可危,"龍井關"這點齷齪事,早晚要被捅出來。

不過現在好了,蒙古人打來了,一切都能推到蒙古人的身上,自己說不定還能立個功,將這數年未曾有變化的官職朝上挪一挪。

聞聲,副將緊繃的神色便是為之一滯,隨後眼中的鄙夷之色更甚,眼前這參將如若只是貪墨些軍餉就罷了,但他竟想將一切的責任都推卸到蒙古人身上,未免有些太過於想當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