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8章 天下譁然(上)

三月二十八,卯時剛過,京師低垂的穹頂之上尚且籠罩著一層稀薄的晨霧,且隱隱有些涼意。

若是往常的這個時候,縱使城門開啟不久,但諸如長安街及菜市口這等"熱鬧"的地方也會人頭攢動,各式各樣的呼喝聲不絕於耳。

但因為昨日晚間的那則"八百里加急",今日的北京城卻是一反常態,偌大的街道上,行人寥寥,唯有靠近皇城的兵部署衙人影綽綽,一名名神色驚惶的官吏魚貫而入,氣氛很是凝重。

越過這些神色驚惶的官吏,行至兵部署衙深處,竟然還有十餘位大腹便便,勉強將自己肥大的身軀縮在甲冑之中的"武將",皆是列坐於偏廳當中,臉上的表情也是不一而足。

遠在千里之外的建州女真竟是越過了崇山峻嶺,在關外蒙古人的率領下出現於薊鎮之外,且兵不血刃的拿下了龍井關,以至於薊鎮及居庸關燃起狼煙,京師告急。

今日早些時候,他們這些世襲罔替的勳貴便在英國公張維賢的率領下,自的聚集於兵部署衙,卻不曾想等來了一則令他們難以置信的訊息。

紫禁城中那位登基不過一年有餘的天子竟是有心"御駕親征",親自駕臨薊鎮,以振軍心。

雖然此間訊息尚還沒有公之於眾,但在場的勳貴們卻是已然能夠預料到,天子此舉會在京中引起怎樣的軒然大波。

"幾位爵爺,尚書大人有請.."

正當氣氛有些焦灼的時候,偏廳緊閉的大門便緩緩推開,一名身著皂衣的兵部差役也是迎著在場十餘位勳貴凌厲的眼神,小心翼翼的拱手稟報。

大明朝的勳貴們,除了其身上的"爵位"之外,大多還擔著指揮使的閒職,平日裡並不干涉署衙的具體事務,只是平白領一份俸祿。

"好,有勞了。"

聞聲,正在閉目養神的英國公張維賢便是緩緩張開了眼睛,在差役有些受寵若驚的眼神中點了點頭,隨即便是率先跟在差役身後,朝著官廳所在的方向而去。

餘下的勳貴們也是深吸了一口氣,平復了一下心中凌亂的念頭,腳步略有些虛浮的跟在身後。

女真建奴興兵在即,他們這些世代躺在祖宗功勞簿上的勳貴們自是不可袖手旁觀,雖然無法像昔日南征北戰的先祖們那樣領兵衝殺,但至少也能各自鎮守一座城門,肅清宵小,為天子解憂。

畢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這些與國同休的勳貴們早就與朱明皇室捆綁在一起。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許是心中有事,在諸多勳貴當中,有一名約莫三十餘歲的漢子不自覺的放緩了腳步,落在了最後。

他叫徐允禎,其祖上乃是中山王徐達第三子徐增壽,與世代鎮守南京的魏國公同出一脈。

成祖朱棣靖難成功之後,因為感念其祖上功績,遂追封徐增壽為定國公,並允許他們這一脈世襲罔替。

雖然他們定國公一脈世代居住於京師,與南京魏國公府相隔千里之遙,但因為同出一脈的緣故,私底下卻也多有往來。

正因如此,徐允禎方才知曉,就在前些時日,本應於秦淮河畔左擁右抱的魏國公世子徐文爵秘密抵達京師,並趁著夜色拜會了他的父親。

只不過因為其父因為年事已高,甚至神志也有些糊塗,故此這場拜會並沒有持續太久,徐文爵也沒有展露其來意。

但眼下京師的氣氛如此詭譎,魏國公世子徐文爵卻是悄然至此,實在不由得令人多想。

要不要將此事報予天子知曉呢?但他並不清楚徐文爵來京的用意,就算捅到天子那裡去,也不見得有什麼收穫,反而會將兩家積攢了兩百餘年的香火情揮霍一空。

沉默不語間,徐允禎便是微微有些恍惚,心中更是難以取捨。

...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