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2章 如火如荼(上)

酉時三刻,日頭已是逐漸西沉。

北直隸的春季一向少雨多風,尤其是從萬曆年間開始,這氣候愈詭譎多變,導致此時黃土煙塵漫天,空氣很是乾燥。

放眼望去,東面的群山及水泊很是壯闊,一座瞧上去已然有些頹敗的城池拔地而起,年久失修的官道兩側還有不少如臨大敵的百姓,樸實的面容上夾雜著一抹慌亂及不知所措的緊張。

自今日早些時候於永定門外出,隨同御駕親征的數千名神機營將士及兩萬餘京營士卒便由運河乘船,越過通州,平谷等地,並於半個時辰前於遵化邊界上岸。

早在隆慶六年,彼時的薊遼總督劉應節為了能夠及時將糧草物資運抵駐紮在昌平,居庸關等地計程車卒手中,遂上奏朝廷,重修溫榆河漕運。

此奏本一經提出,便得到了順天巡撫楊兆及內閣輔張居正的支援,朝廷遂派遣三千餘軍卒整修河道,並於半年後竣工。

水路通,漕運興。

自此以後,由南直隸各府縣押送進京的漕糧便可由運河一路順流而下,並儲鞏華城奠靖倉,繼而分撥給薊鎮各衛所將士。

如此一來,不但大大提高了糧草物資轉運的效率,也為朝廷調撥軍馬提供了便利。

倘若沒有昔日的薊遼總督劉應節疏浚河道,大明天子朱由檢一行人至少要費上兩日以上的功夫,才能抵達這遵化境內。

...

群山腳下,萬餘名神色興奮計程車卒正在緊鑼密鼓的搭建著營寨,還有部分士卒縱馬而行,在將校的帶領下,前往不遠處的城池採買物資。

因為大明天子駕臨的緣故,本應於一個時辰前便戒嚴的小城至今還門洞大開,身穿青色官袍的知縣正領著麾下差役親自立於城門外,一絲不苟的操持著些許雜務,力求能夠抓住這個一步登天的機會。

營寨不遠處,一座地勢有所起伏的緩坡之上,身著甲冑的大明天子縱馬而立,在幾名將校的簇擁下,臉色凝重的眺望著薊鎮所在的方向。

相比較今日清晨出京時的勢在必得,此時朱由檢的神情中倒是多出了一絲凝重,眼眸中的精光也是熾熱的嚇人。

這終究是一場你死我亡的鬥爭,而不是言笑晏晏的棋局對弈。

"最遲後日便能抵達三屯營了吧?"好半晌過後,朱由檢微微側身,朝著身後的京營總督問道。

這戰場局勢瞬息萬變,興許當下的三屯營將士便在經歷一場難捨難分的血戰。

一念至此,他的心情便是不免有些低沉。

"回稟陛下,已然不到百里了。"聞聲,早有準備的京營總督秦良玉便是上前一步,聲音堅決的回答道,好似希望能夠藉此為身旁的年輕天子提供一份信心。

"不足百里嗎..."輕輕頷,朱由檢的眼神愈深邃,這北直隸的地勢平坦,不似西南群山那般交通阻塞。

縱然是明日由此地至三屯營的河道狹窄了不少,導致通行度變慢,但考慮到水流平緩的因素,大軍最遲也能趕在後日之前,抵達薊鎮重地三屯營。

"陛下,為保萬無一失,末將已是派遣先行一步,趕往三屯營,並傳令遵化衛趕來勤王。"

待到聽清楚大明天子的低喃之後,同樣是甲冑在身的京營總督便是趕忙出聲,眼神也是隨之飄向遠方。

這遵化作為薊鎮下轄的四縣之一,同樣駐紮著一支衛所官兵,雖然情況定然不容樂觀,但如此局面治下,終是聊勝於無。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