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零一章 博弈4

了緣在找到了塵的時候,了塵已經奄奄一息,命懸一線,只能靠著吞酒找來的一些草藥,來過活。

當時的了緣,對於自己師兄的種種行徑,了緣已經清楚了,但他還是毅然決然的,決定救自己的師兄。

未能能夠救自己的師兄,了緣揹著了塵,到處的尋訪一些術界裡的人士,希望能夠救助自己的師兄,但因為了塵的種種行徑,在術界裡,已經給視為了邪魔歪道,所到之處,術界之人,均嗤之以鼻。

“張施主,我們修佛之人,內裡的這業障,就好像與人博弈一般,自己與自己心境的博弈,了塵大師,就是在最後的關頭,失敗了,所以,才身染業障,做出了這樣的事情來,阿彌陀佛。”

“那表哥,豈不是,很危險?”

我驚異的看著明德大師,他笑著搖搖頭。

“崇聲目前的情況,並沒有到那一步,請張施主安心,他現在,內心裡,所產生的業障,與他的子女有關,這一點,倒不難解決。”

既然明德大師這麼說,我也稍微安心了不少,我不希望表哥出任何的事情。

為了能夠治療了塵身上,每日不斷灼痛著他的身體,刺穿著他的內心的業障之傷,了緣無奈之下,只能把自己的師兄了塵,帶到了雪山裡,以減緩他的痛苦。

“業障之傷?是什麼?”

我問了起來,隨後明德大師給我解釋了起來,尋常,佛家的弟子,自打入了佛門後,便需要嚴厲的遵守佛門的戒律,為了能夠讓自己修佛,那塵世間的一切,都必須想個通透。

所謂的繁華三千世界,是佛門中人,必須去跨過去的一道坎,這一點,和慾望森林很像,但卻又不同,並不是無慾無求,而是認清楚,這繁華三千世界的本質。

我聽得有些雲裡霧裡,明德大師笑了笑,解釋了起來。

“老衲就一一來給張施主,解惑吧,張施主,老衲對於慾望森林,略知一二,但肯定不如張施主知曉的清楚,明白。”

我急忙說了一句,我怎麼比得過大師。

“此言差矣,張施主,切身的體驗,遠遠比靠聽聞,揣測,要高明得多,舉個例子,張施主,你吃早點的時候,樓下有上中下,三家鋪子,你會選哪一家?”

我馬上說道。

“肯定選味道最好的那一家。”

明德大師點了點頭。

“味道姑且不論,上中下,三家鋪子,如若做出來的味道,一模一樣呢?”

我啊了一聲,這下子,我有些難住了,完全不明白,明德大師舉的例子,是什麼意思。

“張施主,這上中下三家鋪子,如若味道一樣,因為你事先知道了上中下,所以,無從選擇,而這業障,也就和這例子,一樣的,因為知曉的世俗間的倫常,知曉了愛恨情仇,那些從小,便在寺院裡,長大的僧人們,便只能靠聽聞,而後靠著自己的臆測,去感觀這繁華三千世界。”

我算是明白了,經歷過和沒經歷過的差距。

“看樣子張施主,已然明瞭,老衲所說的,這業障,會隨著修行者的精進與否,而開始增加,老衲當年,也是在紅塵裡,打滾了多年,才終於得以排除了大部分業障,師傅讓我下山,見到了不少的事情,也經歷過。”

我哦了一聲,算是明白了,一直在自己苦修,就好像閉門造車一般,是無法更加精進的。

“所謂的,嚐遍世間的苦辣酸甜,亦會知曉,一個人的心性,心境,究竟該何去何從,也就會知曉,擺在自己面前的一切,覺得好,便是好,覺得差,便是差,所謂的有欲無求,畢竟,我們再如何修行,始終,還是人,會有慾望。”

隨後明德大師給我繼續說了起來,了塵的故事。

這業障之傷,說白了,就像走火入魔,得了失心瘋一般,但卻又和失心瘋不一樣,因為失心瘋,是精神病,而業障之傷,就好像身為人的抑制器,壞掉了,進而可以做出一些違背道德倫常,離經叛道的事情來。

但因為內裡,還保有著一顆身為修心者的心,所以,兩者間的衝突,就好像一場異常煎熬的對弈一般,自己和自己在不斷的博弈著,必須最終分出勝負手。

了塵雖然敗下陣來,但他還是很想要破除自己的業障,在雪山裡,苦苦的熬了幾年後,了緣終於找到了,一個地方,落隱寺,那地方,有著名為本初的一位大師,他不屬於任何一個宗門,基本上不問世事,而那本初大師,答應救了塵。

此時的了塵,已經在煎熬中,變得面目猙獰,滿身戾氣,了緣只能靠一些術法,不斷的壓制著了塵因為敗於了業障,而受到的傷痛。

終於,了塵捱到了落隱寺,師兄弟二人,見到了本初大師,但此時的本初大師,已然斷定,了塵,已經沒救了,無法再回歸自己的修佛之路,只會邁向死亡。

最終,了緣的真摯,為自己師兄,掏心掏肺的熱忱,打動了本初大師,他用了一個方法,具體的,並不清楚。

了塵傷好了,可以使用佛家的法門,但卻完全的變了,術法裡,始終帶著一股邪氣,為人也異常的兇狠。

而後,本初大師,希望了緣,在圓寂的時候,把佛陀之象,帶到落隱寺去,便讓二人離開了。

這時候的了塵,十分驚異於自己的師弟,竟然夢見了佛陀,而且得到了佛陀之象,他內心裡,極為的不甘,在離開落隱寺後,便與了緣,分道揚鑣了。

而兩人,也因為本初大師種下的禁言之術,無法對外人,說起落隱寺的位置來,而這禁言之術,還有另外一個效果,便是答應的事情,如若不履行,便會受到因果律的侵蝕。

說起因果律,我曾經見過,子年婆婆,身體裡,沒有骨頭,就好像骨頭完全不見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