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章 界線時空

第7章 界線時空

忙活了一陣子後,陳長才又招上了六位新人,算上一早的萬亦,加起來共七人。陳長才這才收手。

陳長才和大夥打過商量之後,很快說服了大家在第一天便去體驗一下界線。

“需要準備些什麼防身的東西嗎?”隊中有人提道。

“不用,第一次進界線,為的主要還是體驗,我帶你們去一個正常的界線時空,那裡就和我們以前的世界一樣是個現代社會,沒什麼危險。”陳長才一邊帶路一邊說道。

聽到他這麼說,大夥也多少都放鬆了下來。

一路上隊中也有人與陳長才不斷搭話,希望更多增進一些瞭解,順便熟悉關係,陳長才也樂意如此,隊內氛圍還算不錯。

萬亦則是稍微把自己臉上厚實的沙礫拍乾淨了些。

剛剛陳長才跟他說,如果要去現代背景的界線,建議他稍微把儀容整理下,萬一在界線裡被警察追查可就不好了。

陳長才也在順路給大家介紹這座城市。

“流民收容區是這座城市的南區,城門也就是南門,大城門對應界線每次拋灑穿越者,一年也只會開啟兩次,也只有這兩次期間城市才會接收穿越流民,如果沒趕上時間,那就只像你們來時看到的那些流民一樣在外面的臨時聚居地等待了。”

陳長才指了指大家來時的那座城門說道。

“對了陳老哥,這個世界既然以空島組成,那太陽月亮又是哪來的?時間又是怎麼個計法?”有人提出了問題。

“每個空島有各自的‘太陽’和‘月亮’,但是它們雖然會釋放光和熱,但根據一些有心人的探索,似乎卻也不是真實存在的,看得見但摸不著。”陳長才搖搖頭,然後繼續道“至於時間計法,一般就是遵從空島集團的中心計法,咱們這裡屬於曙光聯合,那就統一按照曙光計法來。其實和以前的世界都是一樣的,頂多未來如果你有機會去其他空島的話,記得對照下不同空島的時間以免誤事。”

萬亦靜靜地聽著。

心想著這個世界還挺隨意。

“如果把這個世界看作一個破碎的世界,那是否可以認為太陽和月亮也破碎了,所以才會有這種現象?”分身大開腦洞。

“太陽那種天體怎麼會破碎啊。”

“世界都破碎了,現在還有什麼不可能的?再說我們都會分身了!”

“是是是,我們會分身。”

陳長才走了一段路後,指著遠處可以看到的一扇處於大開狀態的城門道“那裡是東區的東城門,城門除非遇到意外,平日裡全天候開放,直接通向城市邊上的界線,也是人流量最大的城門,就是我們的目標了。”

走近之後會現,東門其實比來時的南門要小一些,但是城門內外所分的層次也更多。

出入城門十分通順,而出了城門入眼所見就是那條几乎將整個視野佔據的大綵帶。

簡直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山脈坐落在近前,壓迫感撲面而來。

周圍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人往來,穿著風格各異,或是西裝革履,或是甲冑加身。

還有許多則是從界線中出來的,有的人在為今天的收穫而欣喜,而有的人則是慌張地抬著自己的同伴出來,去到一旁的急救設施尋求救助。這也是一種眾生相。

看著這種場景,大家作為新人都有些緊張起來。

或多或少對自己未來可能的生活有了一絲體會。

近距離看著界線,現這條大綵帶的表面並非光潔無暇,而是有著無數碎片粒子形成的漩渦,似乎那些就是界限的入口。

對應這些漩渦入口,界線前也建設了一些設施能幫助人登上那些位置偏僻的漩渦。

他們來到了一個比較醒目的入口,這裡往來的人相當多,甚至有工作人員在維持入內的秩序。

萬亦注意到在這個漩渦的旁邊有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深度3.5%”字樣。

“陳長才,那個數字是什麼意思?”萬亦直接開口詢問道。

他的問話吸引到了陳長才和其他人的注意。

陳長才也直接地回答道“界線深度是用來判斷一個界線時空是否符合大部分人思維中的正常現實,越存在偏差,深度便越深,時空內的東西便也越出常理,同時,深度也和人的負面思維積蓄有關,據說在深層區域中,那裡的界線時空都是些奇形怪狀的世界,曾經那些恐怖驚悚的幻想碎片都被沉澱在那裡。”

萬亦點頭。

相當於一種另類的難度提示。

這個界線深度只有3.5%,也就是說幾乎和正常人思維中的世界沒有區別,是個相當安全的時空。

排了會兒隊後,終於輪到了他們。

一行八個人跨入了界線的漩渦之中,在好奇的打量下被漩渦吞沒身體。

沒什麼異樣的感覺,就是感覺身體好像透過了一層薄膜。

等反應過來時,他們已經身處一條小巷之中。

看著周圍林立的高樓,以及從巷子出口的夾縫看到外面飛馳而過的車輛,新人們頓時感覺恍如隔世。

“我們這是回來了?!”

“冷靜下,只是界線時空而已,看起來都像是真的,但其實只是碎片聚合而成的假象,在這裡伱可以吃喝玩樂滿足溫飽,但除了概念碎片以外的所有東西都無法帶離。”看著有人激動的樣子,陳長才趕忙解釋道。

“那豈不是可以在這裡住一輩子?”萬亦來到巷子口,把頭望向外面。他現自己沒有預想中重新看到現代景色的激動。

倒不如說相當平淡。

“那是不行的,每個界線時空都有停留限制,如果出時限還不脫離的話,你就會成為這個界線的一部分,失去現有的人格和記憶在這裡得到‘新的人生’。”陳長才說道。

萬亦不由得想起了劇場。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