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六章 不世功勳

王柏又哪裡會想到這勸降書不是給北地騎兵看的,而是給趙王看的。

於是依言接連寫了幾封書信。

確切的說是幾卷竹簡。

兩卷分別給兩隊騎兵的二五百主,向他們痛陳利害分析敵我形勢。

另一卷則是寫給全軍,揚揚灑灑上千字,講述此戰如何被許昌陷害如何兵敗臥牛山,最終只能歸降。

接著又命全軍放下武器以保家人平安。

“趙雖有李牧,奈何趙王輕賢慢士讒信小人,且國力漸衰無力抗秦。”

“我等身死事小,但家人尚在北地翹以盼且深受匈奴之害……”

王柏這麼說這麼想其實沒錯。

北地兵長年在漠北抵抗匈奴而且勝多敗少。

他們更痛恨的是匈奴而不是秦國,他們的家園是北地而不是趙國。

更重要是這麼多年與匈奴之間的戰爭還導致匈奴對北地軍痛恨不已。

於是,他們死了不打緊。

到時匈奴誰去阻擋?

他們的家人怎麼辦?

北地的父老鄉親怎麼辦?

王柏這說的是慷慨激昂、聲淚俱下。

沈兵相信如果自己是那北地精騎的話肯定會被這番話打動。

然而這些其實都不是重點。

重點在於沈兵等人想把它拼成什麼……

竹簡嘛,就是可以一片片拆開的。

幾卷勸降書一拆,選想要的一條條拼上再稍加改動,那文風馬上就變了。

原本苦口婆心的勸降活脫脫的變成了要與李牧一起“清君側除奸臣”的檄文。

一樣慷慨激昂、正氣凜然。

一樣恨其不爭、怒其不為。

一樣為李牧叫屈、為北地兵叫苦。

而且還是王柏的親筆所書。

絕對是王柏親筆所書,沒人能看出破綻。

最後再加上王柏給出的信物……一塊玉佩。

據說這玉佩還是李牧送與王柏的,王柏隨身攜帶從不離身。

於是所有的證據鏈就齊了。

這麼一來,那李牧只怕是跳到黃河也洗不清了。

當竹簡和信物交到張眩手裡時,尚不是很清楚詳情的張眩不由目瞪口呆。

“這……那李牧當真要反了?”

“這麼說那王柏本就想降秦的?”

“好事,天大的好事!”

直到沈兵大概的說明了此事的前因後果,張眩才算明白。

聽罷,張眩深吸一口氣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居然有人能想出這等連環離間計?

李牧那精明的戰術轉過來就變成了殺死他自己的屠刀……

還有那王柏,不過是無奈中被一步步勸降了而已。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