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零八章 求放過

燕國都城薊距邯鄲九百餘里。

按正常行軍度,燕王喜的大軍要在二十天左右才能趕到邯鄲。

但實際上燕國軍隊只用了十三天就趕到鉅鹿,兩天後又兵臨邯鄲城下。

這一方面是燕王下令部隊晝夜兼程加行軍,另一方面則是許多部隊直接由燕趙邊境趕來集結,路程比都城薊調來的大軍近得多。

不過當然,主力部隊沒到燕軍前鋒也不敢輕舉妄動。

他們只在城外搭建城寨修築工事和攻城器械。

邯鄲城內的氣氛馬上就變得緊張起來,到處都是往來奔走的秦軍兵士,一車車箭矢、擂石、滾木被運上城牆,百姓也紛紛躲回屋內不敢出門。

沈兵置下的炮師受命趕製投石機和石彈。

在沈兵經過蒼身邊時,正在制投石機的蒼就神色慌張的問了聲

“師兄,你看那燕國來了多少兵馬?”

蒼想問的其實是今趟邯鄲能否守得住。

不過這話當然不能隨便問,所以蒼就換了一種說法。

如果在此之前,沒人會拿燕國兵馬當回事,一支屢戰屢敗之師,曾經以五倍的兵力攻趙卻反被趙圍了都城的部隊,這在戰國時已成了笑話。

要是按這比例計算,王翦所領的這十餘萬秦軍都可抵擋百萬燕軍了。

然而此一時彼一時

嬴政生死不知軍心不穩,城內缺糧民心不穩,魏國大軍還在一側虎眈眈隨時北上……

所以不只是蒼,炮師乃至全軍兵士惶惶不安,全軍都籠罩在大難臨頭的陰霾之下。

沈兵不以為意的回答

“我哪能知道燕國有多少兵馬?”

“不過若算上代國和魏國,少說也有數十萬吧!”

沈兵有意嚇他們一嚇。

果然,眾人聞言紛紛色變。

蒼有些不信,從後頭跟了上來又問

“師兄,若敵人有數十萬之多,你又為何如此鎮定?”

沈兵笑了笑,回答

“鎮定又能如何?不鎮定又能如何?”

說著竟還哼起了小曲,只看得炮師上下是一愣一愣的。

暗道還是工師有大將風度,在如此兇險的境況還能鎮定自若,便稱泰山崩於前面不改色也不為過。

他們又哪裡知道沈兵根本就不認為眼前這叫什麼困局。

甚至說大難臨頭的還應該是燕國

有句話叫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燕國要攻三郡而且還是數十萬大軍之多,自然會有大批大批的糧草運往三郡。

嬴政之所以現在還沒站出來,只怕是想讓糧食再運一會……

這些糧草,只怕就是王翦反攻燕、代的資本。

另一面的燕王喜沒想到這一點,他依舊不斷催促加快行軍及運糧。

當燕王喜趕到邯鄲城下時還哈哈大笑的指著城牆對大將慶秦說道

“大將軍,若是攻下邯鄲,此城便交予你了!”

慶秦大喜,趕忙應聲道

“多謝大王!”

邯鄲乃前趙國的都城,若是受封此城便基本是坐鎮趙國的意思了,慶秦又哪能不喜出望外。

這秦國三郡……確切的說應是前趙國建造這三座城池是有原因的。

這三城彼此相距兩百餘里呈三角之勢。

若是有敵來犯面對這三城,無論從哪個方向深入三城之間的區域都會遭到趙軍幾面夾攻……

兩百餘里恰好是騎兵兩面夾攻一日能趕到的距離。

於是這三城可以互相增援互相呼應,甚至敵人都不敢將任何一城圍死,否則就該擔心背後會突然出現一支騎兵被兩面夾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