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一十六章 百利而無一害

這也是之前邯鄲等三郡要趕在農期之前屯田的原因。

冬季麥必須趕在天氣冷下來之前播種並長出點高度,這樣的麥苗才有抗寒能力才能順利過冬。

沈兵又繼續說道

“糧草問題只是其一。”

“若我等此時滅燕,燕國以北的匈奴又由誰來阻擋?”

“我大秦雖是兵強馬壯,但新納韓國又滅趙國兵員已嚴重不足。”

“若此時再滅燕國……”

嬴政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沈兵說的是事實,這也是嬴政一直頭疼的地方。

把其它國家納入版圖雖說很爽,但新滅的這些諸候國需要軍隊佔領且一時半會無法徵召部隊。

什麼原因就不用多說了,比如眼前的趙國就存在多年征戰男丁稀少的情況。

且男丁稀少還只是原因之一,趙國百姓對秦國的恨意也需要時間消化。

此時若迫不急待的從三郡徵兵,只怕剛組織起來轉眼就成了叛軍。

這也是秦國滅趙之後在三郡只有十餘萬兵士的主要原因,就連嬴政帶來的十萬援軍都是東拼西湊擠出來的

秦國要用兵的地方很多。

北面匈奴用一波。

本國廣袤的土地用一波。

韓國用一波。

到趙國時就只剩這麼點兵了。

此時在這情況下滅燕?

要知道燕國與其它諸候國不同,它北面與匈奴相當長的邊境線。

另外再加上燕國還需要駐兵防止百姓作亂……

也就是說半點好處都拿不到,卻需要大量兵員駐守而且是長期駐守。

想到這嬴政心下暗驚

自己定是被那姬丹給氣昏頭了,連這些都想不到!

所幸這番嘴饞吃上這一頓水餃,否則輕易開啟了滅燕之戰……

秦國非得被這燕國拖上幾年不可。

正在嬴政暗自慶幸時,沈兵又若有所思的加了句

“反倒是這魏國……我倒覺得刻不容緩。”

這時就連趙高都忍不住插上一句

“若我軍滅燕魏國才是大秦之患。”

“如今工師既覺得大秦不該滅燕,為何魏國還刻不容緩?”

這也是嬴政所惑。

魏王假一直很服貼,魏國倚仗的就是大梁堅城,一有戰事就龜縮至城內堅守不出。

也就是守城有餘進擊不足。

就像這次,魏國只被一嚇就馬上派出使節求和。

這樣的國家,而且還被秦國三面包圍哪還會是什麼威脅?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