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四十章 陷阱

一名部將建議道

“將軍,屬下以為只能撤軍!”

“即便我等攻下大梁,被楚軍包圍亦是無徒勞無功!”

這話是說出了所有人的心聲。

大梁對於秦國的問題其實一直都不是魏國而是楚國。

楚國距離大梁太近,而且楚國的曹州與陳城兩地還是一南一北扼制大梁,於是楚軍很容易對大梁形成兩面夾擊亦或大縱深包抄的形勢。

王翦與楊端和不是沒考慮過楚軍來援的情況。

只是他們沒想到楚國在內部大亂之後能如此迅的組織起二十五萬大軍,而且戰略還是穿插包圍……

這時秦軍將領位就會想如果被楚軍包圍,奪下大梁還有意義嗎?

這就相當於外面已經撒下了大網,而網裡的魚蝦還在互鬥。

楊端和猶豫了一下,他心裡其實也傾向於撤軍。

有句話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山”,對秦軍來說留住部隊儲存實力才是最重要的。

這次滅不了魏國還可以等下次,軍隊要是被圍殲了就不是那麼容易恢復元氣了。

楊端和的猶豫並不是要不要撤軍,而是在考慮撤軍前要不要先水淹大梁,就算滅不了大梁也可以讓魏國難受一番。

這時,沈兵卻語出驚人

“將軍,屬下以為我等不可撤軍。”

眾人聞言紛紛側目。

李巖面帶不屑駁道

“你一個工嗇夫又能知道什麼?”

“帶兵打仗又豈是你想的那般容易?”

“你只管做好你的木藝……”

也難怪李巖會質疑。如果不是因為沈兵之前猜到補給線會被襲,像這樣的軍事會議沈兵這工嗇夫甚至不該也無權參加。

楊端和瞪了李巖一眼打斷了他的話,然後轉頭問沈兵

“嗇夫旦說無妨,我軍為何不能撤軍?”

沈兵不答反問道

“屬下想知道,若我等撤軍又會如何撤?”

楊端和想也不想就回答

“自是西撤回秦。”

秦軍原本有三個方向可以撤退。

但此時情況有變北有二十萬楚軍主力,南有五萬楚軍攻陽翟,秦軍要撤就只有一個方向……往西撤回秦境。

其中南面雖只有五萬楚軍,楊端和這十萬大軍有十足的信心能將其擊敗,但就怕被其拖住無法逃脫最終反而會壞事。

沈兵回道

“若是往西撤,只怕便中了楚軍奸計了!”

李巖笑道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