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八十七章 軍魂

會後嬴政帶著李斯找到王翦,問

“上將軍以為沈兵之言如何?”

王翦回答

“微臣以為沈兵所言句句在理。”

“我大秦已征戰多年,尤其滅趙損耗國力最甚。”

“此時若是再先易後難各個擊破,只怕國力有所不支……”

嬴政點了點頭。

此時的大秦本應休生養息,等恢復些元氣之後再戰。

但形勢卻將秦軍拖了進來,於是身不由己的一場接著一場打。

若不是沈兵以水攻滅魏再水淹楚軍使秦軍以極小的代價接連獲得大勝,秦軍只怕早已“國力不支”了。

所以,沈兵說的擒賊擒王戰決當然是最好的選擇。

頓了下,嬴政又問

“上將軍可有滅楚方略?”

王翦面帶遲疑之色,想了想就回答

“稟大王,用兵之道,貴在因時因地。”

“微臣久在魏趙,對楚用兵尚無仔細思慮。”

“不過微臣以為,楚非尋常大國,非做舉國決戰之心,不能輕言滅之。”

王翦這話是半真半假。

真的部份是作戰要“因時因地”,且王翦因為與趙國作戰的確更熟悉趙魏一帶的地形和氣候對地處南方的楚國不熟。

假的則是“尚無仔細思慮”並有意示弱……這是王翦保持低調的策略。

嬴政奇道

“楚國政局不穩且最近接連大敗。”

“其先於大梁被水淹十萬,後又在牽城被沈兵打得狼狽不堪。”

“如何還要以舉國決戰之心才能滅之?”

王翦回答

“稟大王。”

“楚雖疲弱,然年年有戰族族有兵。”

“且楚乃分治之國,非但世族封地有財有兵,即或百越部族也是城邑林立互不統轄。”

“如此,我等便是打下壽春俘了楚王,楚國也未必告滅……”

嬴政皺了皺眉打斷王翦的話

“寡人只說攻佔壽春俘了楚王。”

“百越部族往後再提也不遲。”

“以上將軍之見,滅楚需要兵力幾何?”

王翦想了想,就回答

“舉國之兵,四十萬。”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