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零五章 潰逃

楚軍的衝鋒就像洪水撞到堤壩似的被秦軍擋在外圍,一波又一波的湧上來,又一波接著一波的被打了回去。

而且前方的楚軍在衝著,秦軍後頭還在不斷放箭射殺後續的楚軍。

這就是鴛鴦陣的另一個好處,它能遠近、長短配合。

比如長槍、狼筅與劍盾兵配合,弓弩手在後方也沒閒著。

甚至再後方還有投石機不斷射石彈。

而楚軍就無法做到這一點。

這時代大軍的衝殺,為了保證衝鋒兵力的延續性及擔心誤傷等原因,後方弓弩手只在接敵前以及接敵之初放箭,接敵之後就後退以免成為障礙。

而秦軍確切的說是大梁軍的陣形顯然更為靈活。

此外這些弓箭手還隨時都可以轉換為劍盾手……盾是重量輕的藤盾,青銅劍則是掛在腰間用於防身的標配。

一旦前方狼筅被敵人攻破,只需隊長一聲令下,弓弩手就收弓拔劍上前增援。

這時大梁軍這段時間的力量訓練就正好用上了,他們或用劍劈或用盾推,死死的將楚軍兵士擋在防線外。

後方狼筅隊就乘這時候頂了上來。

項梁見此不由大驚。

如果他這時認識到自己輕敵就此撤軍還好,損失還不至於太大。

然而項梁卻心有不甘。

項梁心下暗想

這仗沒道理不勝啊!

以有備打不備,又是以精銳的甲士對無甲之軍,再加上楚軍兵力又多,不勝還有天理嗎?

於是項梁不僅沒有撤軍,反而下令設在兩頭的伏軍趕來增援。

這兩頭的伏軍各有兩萬,他們原本是用來防止大梁軍逃跑的。

但現在大梁軍全陣嚴整不需逃跑,他們當然也就沒必要繼續埋伏下去,得令後就從兩頭朝大梁軍包抄過來。

也難怪項梁會對此抱有希望。

古時作戰被敵人包圍是大忌。

原因是敵人位於外圍,在單位時間內兵力能儘可能大的投入戰鬥。

而被包圍的部隊其活動空間卻十分有限,一旦外圍防線後撤內部空間就會再次被壓縮,裡頭就是人擠人亂作一團揮不出應有的戰力。

但項梁不知道的是,大梁軍卻不需要擔心這樣的包圍,至少不需要擔心被三面包圍。

先是大梁軍手中的狼筅與長槍的組合是防禦利器,它可以輕鬆擋住敵人的衝鋒避免空間被壓縮。

其次是後方的汴河中還有黑甲軍。

這場仗如果說有誰最佔優勢的話那就要屬黑甲軍了。

楚軍要三面包圍大梁軍,其前後兩軍的側翼就必然暴露在黑甲軍面前。

黑甲軍又是駕著車輪戰船在河裡不需要擔心敵人近身,全身藤甲又不懼弓矢……

於是完全不需要擔心自身安危,只需放開了膽在河水中朝楚軍側翼放箭。

反觀這新加入戰團的前後兩支楚軍……他們一沒法衝破大梁軍的陣勢,二對付不了黑甲軍的弓矢,不僅沒能“夾擊”大梁軍反而處於大梁軍和黑甲軍的夾擊之下。

楚軍一時被打得哀號一片死傷無數。

更為致命的是此時是黑夜,位於戰陣後方的項梁根本就看不到靠近汴河這一側楚軍的慘狀。

項梁還只道秦軍在他的圍攻下不久就會崩潰了,於是只顧大聲喝令

“進攻,繼續進攻!”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