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一十四章 久戰速戰?

沈兵一直在等機會,卻沒想到蒙武那先出狀況。

蒙武接連猛攻城父十餘日,見城父難攻又試圖分兵攻汝水。

這從戰法上來看也沒錯,正面無法強攻就從側翼包抄,如果包抄成功就意味著可以斷絕城父與外界的聯絡,然後坐等城父彈盡糧絕了。

但蒙武此舉卻是犯了“輕敵”及“分兵冒進”的大忌。

“輕敵”也可以說是戰略誤判,以為楚軍沒有決心在汝水一帶防禦。

“分兵冒進”則是將原本就不多的兵力再次分散,且一路未留兵佔領城邑。

相比起蒙武的軍隊,汝陰這邊就穩妥多了,一路城邑都有大梁軍佔領。

且還在高處準備好烽火及馬匹,沿途設定好驛站,只要一遭到攻擊馬上就可以向各方求援。

這些狀況也看在項燕眼裡。

項燕就有些奇怪了

“為何秦軍在汝陰、城父兩城的攻勢差別如此之大?”

項伯想了想,就回答

“上將軍,這或許是秦軍的誘敵之策。”

“秦軍知道汝水難攻,於是在城父一方做出只攻不防的假像以引我出城。”

項燕遲疑了下,就搖了搖頭,說道

“若是如此,秦軍就該在附近設有伏兵。”

“可我等卻未在附近現伏兵。”

項燕對自己的偵察很有信心。

楚軍雖是戰鬥力不足,但在楚國境內設下情報網的能力還是有的。

項燕只需讓探子混在百姓中,然後就可以毫無顧忌的觀察秦軍。

是以項燕才充分掌握秦軍的動向。

項伯又問

“秦軍是否能由汝陰合擊?”

項燕又搖了搖頭

“汝陰與城父相距兩百餘里。”

“且秦軍大多為步軍,此兩百餘里少說也要行軍四日。”

“若我軍派出騎軍騷擾,汝陰秦軍至少也要十餘日才能趕至,又如何能顧得上城父?”

項伯無法作答,但心下還是有些不安

“上將軍,秦軍於城父連日強攻死傷慘重。”

“我軍只需坐等秦軍傷而退兵,不需冒險出戰。”

項燕則反駁道

“若是秦軍急兵冒進呢?”

“我等有此機會擊退秦軍卻坐失良機?”

“此戰為秦將楊端和指揮,他心思慎密定不至犯下如此錯誤。”

“再過幾日待楊端和覺,只怕就無此戰機了!”

於是項燕當機立斷打算組織反擊。

這又是一種“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所以戰場上往往靠的是指揮者的敏銳和智慧,若純粹只是依靠兵書的理論……不管哪個方向都能找出相關理論,於是就成“紙上談兵”了。

項燕反擊的方略,是先讓楚兵包抄至蒙武軍的後路,也就是蒙武軍攻下卻又棄守的那些城邑、村落。

這時項燕甚至用上了原本打算用於攻擊秦軍補給線的一萬騎軍。

騎軍度快,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繞到秦軍後方。

另外再分出五萬步兵緊隨騎兵後繞至蒙武軍側後對其形成夾擊包抄之勢。

項燕此著不求切斷城父與汝陰之間的聯絡,只求切斷城父秦軍的補給線。

如此一來,秦軍就無法在城父對楚防線形成合擊之勢,離退兵也就不遠了。

此時的楊端和及沈兵都對這情形一無所知。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