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六十一章 勞力

其實不只是沈兵在操心糧食問題。

李斯在邯鄲就拿著自各方彙集的情報整理好的奏摺去見嬴政。

此時的嬴政正為沈兵擒下了楚王而龍心大悅,正在帳中一邊喝著美酒一邊聽著築聲享受,時不時還跟著節奏拍打案桌出幾聲贊感。

李斯匆匆走進帳蓬,在嬴政案旁拱手道

“臣有事要奏。”

嬴政有些不快,回道

“何事如此焦急?待寡人聽完這曲再說。”

李斯不說話也不退下,就保持著拱手的姿勢。

嬴政原本還想不加理會繼續享樂,但李斯在一側就這麼立著顯得有些格格不入,過了一會兒便連嬴政都沒了興致。

“罷了罷了……”嬴政掃興的揮退了下人,語中帶刺的問李斯“丞相要奏的事可比沈兵攻下壽春還急?”

李斯回答

“雖是不比壽春,但也不遠矣。”

嬴政“哦”了一聲

“說來聽聽,寡人倒想看看丞相如何攻下另一座壽春。”

李斯當然知道嬴政不悅,但他不為所動,說道

“大王,這數月來我軍連下趙、魏、楚三國,雖戰無不勝但幅員增長過於迅。”

“而趙國連年災害冗待糧食救急。”

“魏國又在沈兵水淹項燕時良田毀損過半。”

“楚國則有項燕堅壁清野並帶走遷移大批勞力。”

“而我大秦則因接連征戰用盡存糧……”

李斯這分析得是。

這剛打下來的幾國都存在這樣那樣的糧食問題,就連秦國也不例外。

所以凡事都有其兩面性勝得太慢不好,突然間勝得太多也不好。

這其中尤其是楚國。

楚國是唯一一個有準備而撤退的國家。

其兵士為了不將食物留給秦軍,一路有意破壞焚燬作物,留下的大多是需要糧食的老弱。

雖然在此之後因為沈兵的妙計在汝陰、壽春及時搶回了一些勞力,但這些勞力與遷移的人口相比不過是九牛一毛。

嬴政不耐煩的揮了揮手,道

“我等不是在汝陰、壽春兩城繳獲大批糧食嗎?”

“何況此時距收成不足兩月,丞相何需如此擔心?”

李斯回道

“大王,汝陰、壽春兩城的糧食雖多,但也只夠壽春及我軍而已。”

“楚國還有數十萬百姓衣食無著。”

“此時雖距收成不足兩月,但經臣計算,便是將我等所產糧食盡數用於百姓,也只能維持兩月。”

“到時……”

接下來的問題就不需要多說了。

如果所有收成的糧食只夠兩個多月,那如何能維持到下一次豐收?

到時就別說打仗了,百姓的生存都會是個問題。

而百姓的生活如果成問題,政局必然不穩,於是各地必會有大亂……

嬴政不敢繼續往下想,表情也漸漸嚴肅起來,他起身來來回回的在案前走了幾圈,然後問

“那麼以丞相之見,我等該如何解決?”

李斯回道

“稟大王。”

“據臣所知,燕國以北因冬季寒冷作物無法過冬,因此作物通常是春種秋收。”

“此時正值春季,若能以燕國作物為種在魏、楚等地播下……數月之後便能收成。”

“到時我等便無糧食之憂。”

嬴政當即便允下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