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九十八章 床弩

沈兵這一改造其實也是針對秦軍的自身情況。

先就是秦軍用弩的比例相當大,正規秦軍的編制雖說只有三成是弓弩兵,但弓弩裝備量卻高達八成。

基本除了使用長兵器的步兵不方便使用弓弩外,其餘兵種都帶有弓弩。

比如劍盾手,沒有衝鋒陷陣或站在第一排時,只需將劍一收盾往背上一背,從箭壺中取出弓箭來搖身一變就成了弓箭手。

再比如騎兵和車兵,弓箭和臂張弩都是必不可少的裝備。

也就是說沈兵這麼一改,就涉及到了百分之八十的部隊的升級。

這弓的升級雖然將少,但箭也改成了鐵製……

此前以青銅製箭難度更大……青銅脆硬易折,不便鍛打煉造,尤其製作箭簇尖端更是要極為小心。

鐵被改造後就不一樣了,其特有的堅韌鋒利不僅製作方便,穿透力和殺傷力還要比青銅箭強得多。

於是沈兵此舉霎時就將部隊弓弩也就是遠端裝備提升了一個檔次。

欠之所以會知道這個,是因為他之前一直也嘗試這麼做。

實際上不只是他,戰國時許多人都嘗試著在弩前端加上一個蹬環使弩手能站立作戰。

無奈的是以之前的條件幾乎無法做到

鐵和青銅都是脆而易折,若在弩臂前端加個踏環,弩又動不動就是數十甚至百餘斤的力,那踏環沒開幾下便斷了。

於是加裝蹬環並不是秦人沒想到,而是沒有必要的條件。

直到沈兵煉出新鐵,這種改裝才成為可能。

箭矢方面就不需要任何測試和改進,直接用以往制青銅箭的模具就可以。

因為很明顯,之前以青銅製箭頭可行,現在換成更為堅韌的鐵製箭頭自然可行,所以批次製作便不會有風險。

弩的改造在進入批次製作前,沈兵還是保持謹慎的態度試製了幾張驗證。

然後現果然有些問題。

秦弩大概可以分成三種2oo秦斤、3oo秦斤、35o秦斤拉力。

之所以會有這三種是因為每個士兵的力量不同能開的弩也不一樣。

2oo秦斤通常是供沒有作戰經驗的新兵使用。

之所以用“通常”,是因為有些力大的秦兵能開3oo秦斤甚至35o秦斤的弩就會被調配到另一隊去。

由此可知2oo秦斤是最低要求了。

這要求並不高,2oo秦斤折算現代的重量單位就是1o1斤,尋常成年人要用腰力背起一百斤的人都不什麼難事。

但若將這重量加到一百五十斤乃至177斤,對於身材瘦弱的人而言就有些困難了。

古時的人伙食差,尤其入伍時才十幾歲同時又少有訓練,於是大多都處在只能開2oo秦斤的隊伍中。

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入伍作戰後煅煉幾個月腰力就會越來越足,於是就會轉到能開3oo秦斤乃至35o秦斤的精銳弩手中……

這些開弩重量都不是最大重量,要知道作戰時都處於緊張狀態,而且一次接一次的開,到肌肉疲勞時就真是有心無力了。

在這方面大梁軍的情況要比其它軍隊要好得多。

原因是大梁軍多是魏國降軍本身就有訓練經驗,且是經過沈兵挑選的,之後沈兵又使用現代健身理論來操練,比如深蹲就是集中煅煉臀腿、及腰部力量。

於是大梁軍弩手大部集中在3oo秦斤和35o秦斤的弩隊中,只有不足五百人使用2oo秦斤弩,這其中相當一部份是在楚國新徵的新兵。

弩上的問題,就在於2oo秦斤的弩使用蹬環還沒什麼問題……使用蹬環就只能單腳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