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零二章 頭曼單于

一切準備妥當後沈兵就將部隊派出城去。

這時倒顯得兵力有些捉襟見肘

總共一萬四千的兵力,三千用於在河曲村挖涅石,五千是騎兵用作駐守雲中城,派出去五支部隊駐城寨圈地每支一千餘人,城中就只剩下一千人藉機動了。

若說還有什麼部隊的話,那就是沈兵手下規模一千人的親衛。

沈兵是估計匈奴不會對雲中城怎麼樣,因為沈兵的圈地計劃比較謹慎,就是以雲中郡為起點沿黃河西進五里……每隔一里設一寨,圍下的地也不過五千多畝。(注秦時一平裡=375畝)

沈兵沒有豎著圈地。

因為若是南、北走向的圈地一方面不便於灌溉,另一方面兵力不足。

更重要的還是這樣一來就直接把匈奴進入中原的通道卡死了,這就逼得匈奴不得不將這些卡在交通要道上的城寨清除掉。

換句話說,沈兵這麼做實際上是部份放開了匈奴通往雁門郡的路,匈奴依舊可以南下劫掠。

只不過到時雲中郡就會成為匈奴後方的一根刺隨時可能斷其後路。

在這種情況下,沈兵認為匈奴頂多就是留下部份兵力牽制或是防止雲中郡這麼做。

然而讓沈兵沒想到的是,匈奴這次是出乎他意料之外了。

此時率領匈奴的是頭曼單于。

頭曼其實並不是名字,其在蒙古語和突厥語中都是“一萬”的意思,也就是“統萬”、“率領一萬大軍的將軍”。

其更應該是軍銜,只不過匈奴初時多以小部落分散各地,能率領一萬大軍的將軍已經很了不得很威風了,就取了這名字,接著越來越強大最後成為匈奴第一代單于。

此時的頭曼單于正在為重新奪取河套地區而興奮不已。

別看匈奴兵強馬壯且四處擄掠,其實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頭曼單于也不例外。

匈奴地處北方草原,“當是之時,東胡強而月氏盛”。

東邊東胡一度擊敗匈奴,號稱“控弦之士二十萬”,給匈奴造成強大的壓力。

西邊月氏又以地形阻其西進,南面又是強盛的中原各國,尤其之前李牧坐鎮北地使匈奴無法寸進……

匈奴的生活方式很簡單,一是逐水草而棲二是四處劫掠。

若氣候好人人豐衣足食,匈奴也不願選擇後者。

問題是北方常有寒流破壞生產,比如今年,寒冷而持久的天氣凍死牛羊無數。

眼看牧民已餓得要以戰馬充飢,頭曼單于習慣性的將目光投往別處。

頭曼單于先是看向西面。

西域月氏雖強但還沒到東胡及中原的程度,尤其頭曼在李牧手下吃過大虧之後數年都不敢越雷池一步。

然而就在這時有探馬來報

“單于,聽說李牧已死。”

頭曼單于一愣,然後吃驚的問

“李牧已死?是真的嗎?怎麼死的?”

古時資訊流通較慢,尤其是中原與匈奴之間……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原與匈奴交流不多,另一方面則匈奴地處北方,在寒冷的冬季通常都躲在營帳內過冬。

於是頭曼單于聽到這訊息時已是在李牧身死的數月之後。

探馬回答

“據說是死於戰場,被秦國人殺死了!”

這當然不是事實,李牧是死於趙王之手。

但是在匈奴,他們很難想像一個像李牧這樣的功臣會被自己的大王殺死。

於是在口耳相傳時想當然的就把它改成了更可信的在戰場上被敵人殺死。

然而頭曼單于想也不想就回答道

“這不可能,中原還有人能在戰場上殺死李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