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一十七章 工業化

其實定價四十五錢對扶蘇來說還是太高。

扶蘇那悲天憫人的心腸是恨不得將這些布匹白送到百姓家裡甚至將這水力織布之法迅普及全國以解天下百姓穿衣之憂。

不過客觀的說四十五錢的確貴了些。

因為如果將夏裝這五十錢進行分配的話,大概是苧麻原料十錢,紡紗線二十錢,織布二十錢。

沈兵以水力織布幾乎不需要成本,若要算成本頂多一錢……一個工人可以同時維護許多水力織布機,分攤之後就不需多少成本,再加上水車、用地等費用,平均一套衣一錢成本足夠了。

這麼一計算,雲中郡生產的布料一匹賣出三十一錢都有賺頭,此時賣四十五錢那就是妥妥的暴利。

扶蘇當然會算這筆帳,是以還有些不滿意。

但沈兵卻對扶蘇解釋道

“公子有所不知,屬下此價正是為民所想。”

扶蘇奇道

“定價四十五錢如何會是為民所想?”

沈兵回答

“公子當知我大秦有許多百姓專事紡織。”

“便非專事紡織也有許多百姓兼營,尋常百姓往往需要多織幾匹布出售以貼補家用。”

“是以窮困百姓往往是售賣者,而有錢的達官貴人才是購買者。”

“若我等以極低的價格出售布匹且質量上乘……”

扶蘇馬上就明白了

“將軍所言甚是。”

“我等若如此做,那尋常百姓便無以養家了!”

沈兵回答

“何止無以養家。”

“原本每匹布可售五十錢,現我等售四十五錢,誰還會買五十錢的粗布?”

“他們只能將價格壓至四十錢。”

“如此一來每匹布損失十錢,只怕連本錢都無法收回。”

“於是乎……”

扶蘇點了點頭,道

“入不敷出,他們只能另謀生路。”

“尋常百姓辛苦織出的布原本指望能貼補家用,不想卻只能收回原料錢。”

沈兵回答

“此言有理。”

“我等若定價四十五錢,其實是給百姓另謀生路的時間及機會。”

“若此時定價三十一錢,非但無法讓百姓受益還會擾亂大秦布市乃至社稷動盪。”

“是以屬下以為這布價應當逐年下調,切不可輕率求。”

“如此百姓才能真正得到實惠。”

扶蘇聞言不由大為歎服,連連點頭道

“將軍所言甚是,扶蘇受教了。”

所以很多事不是純粹講仁義、說好心就可以的,很多時候會是好心辦壞事。

之前紙張的事沈兵可以隨意定價,主要是因為紙張這東西與尋常百姓關係不大,需要紙張的大多是讀書人或達官貴人。

布這玩意就不一樣了,織布的大多都是尋常百姓,一旦價格直降對他們的影響很大,可以說是牽一而動全身。

比如近代明水力織布機時,就直接導致大批手工業者失業,於是爆了劇烈的衝突和社會動盪,甚至還有人衝到工廠裡將那些機器砸爛。

現在沈兵將價格一步步往下調,就可以給百姓一些準備以將這衝突和動盪降到最低。

但這才只是第一步。

為您推薦